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桔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的工具。以繩懸橫木上,一端繫水桶,一端繫重物,使其交替上下,以節省汲引之力。《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
枯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乾竭。南朝宋.謝靈運〈苦寒行〉:「饑爨煙不興,渴汲水枯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所用的繩子。《左傳.襄公九年》:「具綆缶,備水器。」晉.杜預.注:「綆,汲索。」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操綆不暇汲,循牆還避踰。」
汲深綆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才能不足,無法勝任。參見「綆短汲深」條。如:「一個人如果把目標定得太高,超出自己的能力,那麼雖然想努力的做好它,恐怕汲深綆短,力有未逮。」宋.宋祁〈代上皇太后第二表〉:「竊念臣材姿蹇淺,地望單平,獲對聖期,遂階樞柄。汲深綆短,自審於無能,材敗錦傷,慮隳於有典。」《妙明真覺無見覩和尚住華頂善興禪寺語錄.卷下.偈頌.和永明禪師韻》:「汲深綆短徒勞力,水到渠成自有時。」
攲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利用物體重心原理製成的汲水和盛水的器具。有陶、銅製品。水空時,器身是傾斜的,可以往裡注水;水恰好時,器是正的;太滿,器就翻過來。因有滿則溢、虛則不及的象徵意義,所以古代的國君設置此器來警戒自己。唐.權德輿〈郊居嵗暮因書所懐〉詩:「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攲器。」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蘇翰林易簡一日直禁林,得江南徐遜所造攲器,遂以水試於玉堂。一小璫傳宣於公,見之,不識其名。」也作「欹器」。
紡績井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紗緝麻與汲水舂米等事。引申為做家事。《紅樓夢》第四回:「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事蹟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
風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利用風力轉動的機器。藉著輪翼旋轉做發電、汲水、磨碎米麥等工作;以歐洲的荷蘭最常見。
打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汲水、取水。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汲水曰打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因公婆凶悍,不要說逐日做燒火煮飯熬鍋打水的事,只是油鹽醬醋,他也拌得頭疼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用的繩索。《玉篇.糸部》:「繘,綆也,用以汲水也。索也。」
水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廟宇內掌管供水的僧人。《五燈會元.卷一六.天衣義懷禪師》:「尋為水頭,因汲水折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