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參見「陷之死地而後生」條。《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轆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上面嵌上曲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斗,用手轉之汲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井上轆轤臥嬰兒。」《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也作「鹿盧」。
戽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汲水灌溉的農具。[例]早期農家缺乏機械設備,大都以戽斗來灌溉農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如:「戽水灌溉」。唐.貫休〈宿深村〉詩:「黃昏見客合家喜,月下取魚戽塘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水的瓦器。《淮南子.脩務》:「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
薪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採薪和汲水。指炊爨之事。《晉書.卷四一.劉寔傳》:「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也稱為「柴水」。
瓦罐不離井上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臺上打破。比喻壞事做盡,終有報應的時候。《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自古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只管做這沒天理的勾當,終須不是個好結果。」也作「瓦罐不離井口破」。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10) 咄咄:驚嘆聲。 (11) 眇目:瞎了一隻眼。眇,音ㄇ|ㄠˇ。(二) ※#晉.衛鑠〈與釋某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四》引)衛稽首,和南近奉敕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年廿,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衛1>有一弟子王逸少2>,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
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挖井。如:「舊時人們通常掘井汲水,現代已經用不著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