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30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虎憑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領三軍,勇往直前,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深厲淺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踩著石頭過河;揭,提起衣服涉水。「深厲淺揭」指根據水的深淺採取適當方式渡河。語本《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後比喻行事隨機應變。《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深厲淺揭,隨時為義,曾何貪於支離,而習其孤技邪?」
馮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領三軍,勇往直前,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使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遣。[例]他長途跋山涉水,不曾休息,兩條腿已經累得不聽使喚了。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跋山涉水、奔走風塵、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到處奔走、抗塵走俗、四處奔波
撩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掀起。[例]地上積水未退,大家只好撩起褲管,涉水而過。
憑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領三軍,勇往直前,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蒙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沾染灰塵。《淮南子.繆稱》:「蒙塵而欲毋昧,涉水而欲無濡。」
濟勝之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強健,具有登山涉水、遊覽勝景的條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許掾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時人云:『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儒林外史》第三○回:「小弟無濟勝之具,就登山臨水,也是勉強。」
鷸蚌相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鷸:音ㄩˋ,鷸目鷸科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嘴、腳均長,體格大小不一。羽毛多為灰、褐等暗色調。常涉水捕食小魚、貝類及昆蟲等。 (4) 拑:音ㄑ|ㄢˊ,夾住、挾持。 (5) 喙:音ㄏㄨㄟˋ,鳥獸等動物的嘴。 (6) 禽:捕捉。通「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