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滋潤、灌。唐.孟郊〈終南山下作〉詩:「山村不假陰,流水自雨田。」唐.鮑溶〈答客〉詩:「勞問圃人終歲事,桔槔聲裡雨春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澆水。如:「灌」。《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脫胎」: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詩(據《全唐詩.卷八五九.呂巖》引)虎來靜坐秋江裡,龍向潭中奮身起。兩獸相逢戰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黃婆丁老助威靈,撼動乾坤走神鬼。須臾1>戰罷雲氣收,種個玄珠2>在泥底。從此根芽漸長成,隨時灌抱真精。十月脫胎3>吞入口,忽覺凡身已有靈。 〔注解〕 (1) 須臾:片刻。 (2) 玄珠:黑色的珠子。 (3) 脫胎:脫去凡胎。 2、「換骨」:唐.呂巖〈七言〉詩其二(據《全唐詩.卷八五七.呂巖》引)功滿來來際會難,又聞東去上仙壇。杖頭春色一壺酒,頂上雲攢五嶽冠。飲酒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先生去後身須老,乞與貧儒換骨丹1>。 〔注解〕 (1) 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擋水的土堤。《南史.卷五五.夏侯詳傳》:「夔乃率軍人於蒼陵立堰,田千餘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置、移置。《說文解字.宀部》:「寫,置物也。」《禮記.曲禮上》:「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者不寫,其餘皆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疏通或挖深水道。通「濬」。唐.魏徵〈論時政疏〉:「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唐.韓愈〈重答張籍書〉:「浚其源,導其所歸;其根,將食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灌、澆。如:「引水沃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漢.王充《論衡.偶會》:「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謂水賊火。」
投機取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子貢由南方楚地北返晉地,經過漢陰。他看到有一位老丈正在菜園裡工作。老丈從井裡舀水,一甕一甕地灌著,花了很大力氣,但是功效有限。於是子貢跟老丈說:「有一種機器,一天可以灌百畦,用力少而功效大,您為什麼不用呢?」老丈問說:「你說的是什麼?」子貢說:「那是一種叫槔的器具,鑿木製成,後重前輕,取水像抽水,滾滾而來。」老丈一聽,先是有點生氣,然後笑著說:「我聽說,使用機械的人,必定要了解相關的事,人的心中一有了這些事,就會存有機心。一有機心,就難以純淨。心神一複雜,離道的境界就遠了。你以為我不知道槔這種器具嗎?我是覺得用這種機械來做事,實在羞恥!」子貢聽到老丈這麼說,覺得很慚愧。後來他的學生問...
一氣呵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江蘇奏稿.卷五.劉河節省銀兩撥挑七浦等河摺》:「此外尚有太倉州,境內七浦河道,及太湖以下泖澱處,亦多湮塞,亟宜擇其要道,挑穵疏通,俾上下一氣呵成,清水暢流,以刷潮淤,而資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水道、溝渠。《宋史.卷四一二.列傳.孟珙》:「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田十萬頃。」宋.梅堯臣〈東城送運判馬察院〉詩:「役徒開汴前日放,亦將決水歸河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