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7.4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態度嚴肅的樣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李侗》:「平日恂恂,於事若無甚可否,及其酬酢事變,斷以義理,則有截然不可犯者。」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倘猶于此而無見焉,則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
拾人涕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宋.嚴羽《滄浪詩話.答吳景仙書》:「僕之詩辯,乃斷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也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餘」。
字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文中精要的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用工有三:曰起結,曰句法,曰字眼。」《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常云:『恩澤下於民。』這澤字不明明是個好字眼嗎?」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詩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唐代詩人李白。李白的詩風與為人都豪放奇特,飄逸如仙,被賀知章稱為「謫仙」,故後人稱李白為「詩仙」。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人言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詞,長吉鬼仙之詞耳。」
來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源、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押韻不必有出處,用事不必拘來歷。」《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沒有一句話是杜撰,字字都是有來歷的。」
隔靴抓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並未洞澈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要使題旨明晰,不可漫無主題,抓不著重點,意思也是比喻不切實際。
掠影浮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浮光掠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浮光掠影」,指「物體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都是指虛幻而難以深入觀察的事物。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繆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氏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
浮光略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浮光掠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浮光掠影」,指「物體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都是指虛幻而難以深入觀察的事物。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繆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氏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