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2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通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我總不明白他,為甚麼這神通廣大,怎樣知道是我看的卷?」
自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內外有兵守衛,雖衣帶皆為取去,蓋防其自縊也。」也作「自經」。
井水不犯河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井水和河水各不相干。比喻界限分明,互不干犯。《紅樓夢》第六九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麼就沖了他?」《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我同他井水不犯河水,他為甚麼要告我呢?」也作「河水不犯井水」。
為什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詢問目的或原因的疑問詞。《文明小史》第四○回:「你莫非遇見了什麼邪魔?不然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發獃?」也作「為甚麼」。
叨叨絮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囉嗦、多話。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為甚麼叨叨絮絮占著是迷丟沒鄧的混。」
南腔北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兼具各地方音。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封臺》:「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
2.形容人的語音不純,夾雜著方音。《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懸的畫是楷書朱子治家格言,兩邊一副箋紙的聯,上寫著:『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所見所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能看見及聽聞的。《隋唐演義》第四○回:「四方之事,據愚夫婦所見所聞,真可長歎息,真可大痛哭。」《老殘遊記》第六回:「我為甚麼不將這所見所聞的,寫封信告訴莊宮保呢?」
得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冒犯、觸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孫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為甚麼要打我?」《紅樓夢》第三二回:「妹妹,往那裡去?怎麼又哭了?又是誰得罪了你?」《詩經.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謀財害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謀取錢財,而傷害人命。《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這樁事須不是你一個婦人家做的,一定有奸夫幫你謀財害命。」《老殘遊記》第二○回:「委員問許大吳二:『你二人為甚麼要謀財害命?』」
婆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稱年老的婦女。宋.王鞏《聞見近錄.慈聖光獻皇后養女范觀音》:「溫成養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兀那婆婆,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你說一遍,我試聽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