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3 ms
共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領導之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徵即形成個人意義而深入人心。換言之,個體在組織中之付出已不僅是工作而已,尚有更深層之意義(如對有教無類理念之堅持)。如此可以激發組織成員產生認同的文化與信念,共同為組織目標之達成而努力。有趣的是,偏重象徵架構的領導者有時扮演宗教先知或是詩人的角色,運用描述、詮釋、隱喻、乃至引申各種組織象徵之方法,以協助成員建構組織文化與論述願景。基本上,偏重象徵架構的領導者往往扮演建構者與觸媒者的角色。與其關係極為密切的領導理論包括象徵領導、轉型領導、道德領導、與文化領導,皆將焦點置於領導者詮釋象徵物能力、和成員共塑組織願景、提升道德...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人才不遺餘力、充滿朝氣活力與無限生命力的特質。 校訓樂: 稱心適意,安於所習,順應所業。育: 有教無類,身教言教,成熟完美。親: 躬親實踐,自勉精進,克明峻德。仁: 胸懷博愛,視病猶親,服務人群。 教學單位護理系暨研究所護理助產研究所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醫護教育研究所健康事業管理系暨研究所資訊管理系暨研究所旅遊健康研究所長期照護研究所嬰幼兒保育系暨研究所運動保健系暨研究所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校史1947年:臺灣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成立,時為醫院的附屬學校,並以助產科為主,第一屆招生有34人,在1...
|
國立羅東高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校創設於民國41 年10 月,迄今50 餘年,其間曾三遷校址,三易校名,篳路藍褸,創業難辛,然在歷任校長的戮力經營、精心擘劃下,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任校長陳世程先生於98 年8 月1 日到任,秉持「品格為首,有教無類」之大愛,營造「溫馨和諧,創新卓越」之校園文化及建構多元智慧學習環境,使本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的樂園。目錄1 英文名稱2 特色3 校徽4 校訓5 教學單位6 校史7 未來願景8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onal Lo-Tung Commerci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特色校區完...
|
先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萬代之師孔子。隋文帝時諡孔子為「先師尼父」,後世尊稱孔子為「先師」,亦尊稱為「至聖先師」。[例]全天下的老師都應效法先師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
國立基隆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讓每位學生都成功 學校教育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寶貝,讓每位學生都成功」,激發學生潛能,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下,讓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適性成功地發展。建構學習型組織,提昇教育品質 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建構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注重人文關懷,同仁間尊重友善,融通和諧,建立溫馨校園,進而提升品質,追求卓越。校務多元參與,凝聚共同願景 校務力求多元參與,集思廣益,學校的重要決策,能讓老師、家長、社區人士、學者專家、學生代表共同參與,經溝通協調形成共識,以凝聚共同願景。觀念創新發展,行動具體務實 參與各項議題討論與決策(...
|
恂恂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循善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
|
善誘循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循善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
|
彬彬文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文質彬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並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內在的實質勝過了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質樸;而文采勝過實質的話,就會因為文辭過於繁雜而顯得虛華。只有在端莊的外表禮儀和崇高的內心修養配合協調,才能達到表裡一致,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後來「文質彬彬」被用來形容人舉止文雅,態度端莊,或形容文章內容與辭采並茂。
|
澤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施及。[例]孔子有教無類的觀念,澤及後世莘莘學子。
|
見義勇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義勇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