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9158 ms
共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生於北宋真宗天禧四年(西元一○二○年),卒於北宋神宗熙寧十年(西元一○七七年),年五十八。張載,字子厚,號橫渠,生於河南開封,因其父累任外官並卒於任,故舉家寓居陜西鳳翔郿縣橫渠鎮(關中地區),故學者亦稱其橫渠先生。曾與二程論學,學推本六經,治學極勤,後因其弟忤王安石,故退居關中故里講學,開後世所謂關學一派。晚年受薦於呂大防,詔知太常禮院,後因疾歸,卒於途中。著作:著有<西銘>、<東銘>各一篇,《正蒙》十篇,《經學理窟》十二篇,橫渠《易學》三卷,《語錄》、《文集》各一卷,其中《易學》今以亡佚,後 人編有《張子全...
|
寄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暫時安置某處供養。《朱子語類.卷一三○.自熙寧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將諸軍分隸州郡,特寄養耳。」
|
拜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訪問人時所用的名片。明.張萱《疑耀.卷四.拜帖不古》:「古人書啟往來,及姓名相通,皆以木竹為之,所謂刺也。至宋時,王荊公居半山寺,每以金漆木版寫經書名目,往寺僧處借經,時人遂以金漆版代書帖。已而恐有宣洩,又作兩版相合,以片紙封其際,久之,其製漸精。……今之拜帖用紙,蓋起於熙寧也。」
|
王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者為鹿?」王雱從來都沒見過這兩種動物,卻巧妙地回答說:「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治平四年中進士。熙寧四年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後與呂惠卿同時編修《三經新義》。王安石變法時成為父親的助手。後因推行新法受阻,憂憤成疾,只活了33歲,以英年早逝。王雱在野史中記載頗多。王辟之《澠水燕談錄》云:「宋王荊公之次子名雱,為太常寺太祝,素有心疾,娶同郡龐氏女為妻。逾年生一子,雱以貌不類己,百計欲殺之,竟以悸死,又與妻日相鬥哄,荊公知其子失心,念其婦無罪,欲離異之,則恐其誤被惡聲;遂與擇婿而嫁之。」《古今詞話》、魏泰《東軒筆錄》也有類...
|
葫蘆畫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
安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生卒年不詳。宋長安石工,熙寧間,蔡京書元祐黨人碑,頒定州縣刻於石上,安民被徵役參與其事,因乞免鐫本人姓名於碑末,時人以為義。
|
抵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抗禦、抵抗。《朱子語類.卷一三○.熙寧至靖康用人》:「凡抵當半年,守得極好,虜人攻之不能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九齣:「明日順流東下,料知沒人抵當。」也作「抵擋」。
|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
超然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蘇軾於神宗熙寧七年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縣)北城上修建的樓臺。由其弟蘇轍題名為「超然」,臺中刻有秦篆,臺上建有山堂。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