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猶豫不決」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1>猶豫未有所決。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德邵年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說:年少時,血氣還沒有穩定,要避免貪戀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避免爭強好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竭,要避免貪得無厭。揚雄在〈孝至〉篇中也有一段記載:「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意思是說:人到了老年,要警惕自己,謹言慎行,不可貪得無厭。能夠做到年紀越大且德行修養越受人敬重,便可說是孔子言論的信奉者了。後來「年高德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年紀大而有德望。出現「年高德劭」的書證如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齣:「終南山有一隱士,年高德劭,時望所尊,人皆稱為陳公。」
不到烏江不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到最後不肯罷休。參見「不到烏江心不死」條。《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世局千騰萬變,轉盻皆空,政如下棋的較勝爭強,眼紅喉急,分明似孫龐鬥智,賭個你死我活,又如劉項爭天下,不到烏江不盡頭。」
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活著總為爭一口氣的是非。比喻人爭強好勝要面子。《金瓶梅》第七六回:「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你去與他陪過不是兒,天大事卻了。」也作「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臨潼鬥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春秋時代,秦穆公為吞併諸侯,約集十七國諸侯會合於秦國的臨潼,各出寶物以較輸贏。見《孤本元明雜劇.臨潼鬥寶》。後用以比喻炫耀財富,爭強賭勝。《紅樓夢》第七五回:「於是天天宰豬割羊,屠雞戮鴨,好似『臨潼鬥寶』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兒女英雄傳》第二回:「眾人的禮物,都是你賭我賽,不亞如那臨潼鬥寶一般。」
爭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取優勝。如:「他處處爭勝,不肯落於人後。」也作「爭強」。
苦思惡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力思索,絞盡腦汁。《鏡花緣》第三二回:「並且彼此爭強賭勝,用盡心機,苦思惡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頭地。」
競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爭強、爭勝,力求表現。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自王、揚、枚、馬之徒,詞賦競爽,而吟詠靡聞。」
排蟻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螞蟻排陣而戰。引申為爭強鬥勝。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誰弱誰強排蟻陣,爭甜爭苦鬧蜂衙。」
低密度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代表戰爭強度或暴力層次較低的戰爭型態。指在軍事上遂行戰的武器、地區或是參與的國家,其中一項或數項受到限制的戰爭。如西元一九八二年的福克蘭群島戰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