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9.7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冷眼觀》第二○回:「好在是他們抱的兒子當兵不肉疼,苦有大家來吃,便宜只是幾個少數人去討,這不同鷸蚌相爭,漁翁獲利嗎?」
漁翁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老殘遊記》第一一回:「甲午為日本侵我東三省,俄德出為調停,借收漁翁之利,大局又為之一變。」
波希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波希戰爭(Greco-Persian Wars)西元前500年左右,來自小亞細亞的波斯人(希臘人稱之為米提人),大舉進攻希臘各城邦,拉開了波希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持續到西元前5世紀中葉才結束。在雅典人的指揮下,希臘贏得了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一役及西元前480年的薩拉米斯戰爭和特洛伊戰爭(註1.)藉由這一連串的勝利,雅典將所有的希臘城邦歸在他的統治之下,並組成提洛聯盟,正式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國。西元前5世紀是雅典的全盛時期,伯里克利(西元年495年~前429年)連續15次當選將軍。他不僅命令名雕塑家菲迪亞斯美化整個城...
了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結。《水滸傳》第四五回:「我和你明日飯罷去寺裡,只要證盟懺疏,也是了當一頭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賤婢今日山中,遇此潑花團爭持多時,纔得了當。」
漁人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得的利益。典出《戰國策.燕策二》。[例]自己人不要起內訌,以免讓別人坐收漁人之利。
禍結兵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連禍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相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堅決對立,互不相讓。《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且說袁紹在冀州,聞知曹操與呂布相持。」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侵。自西元前481年起,周朝統治的中國,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稱王稱霸,戰爭持續不斷。在此時期,至聖先師孔子率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鼓吹中庸之道,希望各國君主能彼此克制行動,和平共處。孔子認為,君主不但需要維持君臣的和平共處,並且要尊敬祖先、敬奉神明及擁有良好的德行,作為人民的表率。孔子的理念不僅受到當時君主的推崇,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諸子百家除了孔子的儒家之外,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墨子(約...
三章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注解〕 (1) 法三章: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三事。 (2) 抵:相當、對等。
漁人得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