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養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人工養殖珍珠。先將小珠放置牡蠣體內,牡蠣於是分泌珍珠物質包裹在小珠上,使珠體逐漸增大。日本沿海的養珠最負盛名。
繩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口或是山腳下的小屋。這種小屋一半在地下,屋頂是由樹枝和樹葉搭蓋而成。沿海一代村民的主要食物為貽貝、牡蠣和其他介殼類;山里村民到了末期則靠獵捕動物及採集漿果和堅果維生。雖然那時已經有種植蔬菜和小米,但是一職到繩紋時期的末期都還沒開始種植稻米。繩紋時期之後是彌生時期。 日本第一位皇帝《古書記》是用中國漢字寫成,有關日本早期傳說和歷史的三卷文集。這套書大約完成於公元712年。書中提到一位皇帝來自日本西南九州的東南地區,帶領人民向東北遷移。這位皇帝名叫神武天皇。神武自稱是天照大神的後代。在公元前5世紀時,大河氏族在本州島的中南...
蠣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濱鳥。鷸目蠣鷸科。見於溫帶至熱帶地區。體型粗短,嘴長而扁,楔形,橙紅色。翼長而尖,羽色由黑、白花至全黑,唯腹部呈白色。腿為緋紅色。群棲於海濱,主要以軟體動物如牡蠣、蛤、貽貝等為食。
蠣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牡蠣的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六.介部.牡蠣》:「集解:時珍曰:『南海人以其蠣房砌牆,燒灰粉壁。食其肉,謂之蠣黃。』」
蠔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調味料。由牡蠣脂肪提煉而成,色褐,味鮮美。
瓣鰓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分類上屬軟體動物門斧足綱。生活在水中,外有介殼,鰓部如花瓣。多數具有像斧頭形狀的肌肉,稱為「斧足」,可藉由斧足的伸縮帶動身體移動。如蛤蜊、蚌、牡蠣等。也稱為「斧足類」。
海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與牡蠣、蚌等相似的貝類。生長在近海地區,外殼長三角形,表面有輪層,黑色,殼內面為七彩的真珠層。其肉可食用。也稱為「淡菜」。
貝類養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沿海岩礁或淺海地區,進行貝類人工養殖或繁殖保護。一般常見的種類有牡蠣、珠母貝、泥蚶等,通常是以插竹養殖、投石養殖及垂直養殖法為主。
連江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北,閩江口北岸。農產以稻、甘藷、甘蔗、茶、橘為主,水產則以鰮魚、海蜇、蝦、蛤、牡蠣等最負盛名。
蠣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牡蠣的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六.介部.牡蠣》:「集解:頌曰:『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呼為蠣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