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物品的價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交易事已成,不必說了,只是我們畢竟有些疑心,此殼有何好處?價值如此?」《紅樓夢》第一三回:「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玎如金玉。大家都奇異稱贊。賈珍笑問價值幾何?」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室裡挨打,哀號的聲音,先是淒厲,繼而衰竭,再繼而是呻吟,幾天過後,那個兵就死了。」(陳映真小說《鈴花》,國民黨撤退來台早期,許多國軍駐紮在台灣鄉下的教室裡,文中的兵係被扁擔打屁股,小學生謠傳「如果被他們看到,他們會用扁擔打死你,然後抬出去埋掉。」)台灣軍隊還盛行黃埔十道菜,這是10種幹部刁難屬下的處罰方式,通常是苛烈而不合理的身體要求,常造成士兵身心俱疲。體能訓練與管教過當(不當管教)的界線有時相當模糊,加上台灣部隊盛行學長學弟制,學長(資深弟兄)往往對學弟(新進弟兄)施加身心折磨來展現權威,林書宇執導的《海巡尖兵》...
螓首蛾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女子的額頭如螓首般,廣而方正,眉毛如蛾的觸鬚,長而纖細。語出《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後用以形容女子貌美。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想殺我龍肝鳳髓,害殺我螓首蛾眉。」《隋唐演義》第一回:「況是有了一干嬌豔,須得珠玉佩,方稱著螓首蛾眉。」也作「蛾眉螓首」。
金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婦女的首飾,以金製成,狀似簪,尾端分叉為二股,可用來固定髮型。唐.陳鴻《長恨傳》:「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玉石相碰撞的聲音。如:「玎」、「玎玲」。
假以辭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言辭和態度方面表示友好。《西遊記》第四六回:「這就難了!不比館子裡跑堂的,還可以去上館子,假以辭色,問他底細,這廚子雖上他館子,也看不見的,怎樣打聽呢?」《聊齋志異.卷七.仙人島》:「明與小生有拯命之德,願少假以辭色。」也作「假以顏色」。
鋃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金屬或玉石撞擊的聲音。也作「琅」。
2.刑具。指縛繫人犯的鐵鎖、鐵鏈。《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也作「郎當」、「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儀態萬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張衡〈同聲歌〉:「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形容人的容貌態度無美不備。多指女子而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自取最麗者四人。教以歌舞脂香粉澤,綵服明,儀態萬方,宛如嬌女。」也作「儀態萬千」。
叮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金、石、玉器等互相碰擊的聲音。《西遊記》第一一回:「只見那壁環珮叮噹,仙香異常。」《紅樓夢》第五三回:「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噹,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也作「玎」、「丁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