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2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簡冊。如:「竹帛」、「竹簡」。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赤,禮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禮折之,則人不能爭,以非理折之,則不能無爭矣。故理必附乎禮以行,空言理,則可彼可此之邪說起矣。”《揅經室續集三集》《禮記》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礡、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 (書)|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郭沫若《...
陳力就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施展。列,職位。陳力就列指各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施展才能。《論語.季氏》:「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梁書.卷二四.蕭景傳》:「然量己揆分,自知者審,陳力就列,寧敢空言,是以常願一試,屢成干請。」
循次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序漸進」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據《全唐文.卷五五一.韓愈》引)愈白:愈少駑怯,於他藝能,自度無可努力,又不通時事,而與世多齟齬;念終無以樹立,遂發憤篤專於文學。學不得其術,凡所辛苦而僅有之者,皆符於空言而不適於實用,又重以自廢;是故學成而道益窮,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於朝廷,遠宰蠻縣,愁憂無聊,瘴癘侵加,喘喘焉無以冀朝夕。足下年少才俊,辭雅而氣銳。當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道者又皆良有司1>,操數寸之管,書盈尺2>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3>;今乃乘不測之舟,入無人之地,以相從問文章為事。身勤而事左,辭重而請約,非計之得也。雖使古之君子...
穿鑿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里不同俗,戶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刑罰亡極,質樸日銷,恩愛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非空言也。 〔注解〕 (1) 繇:音|ㄡˊ,通「由」。 (2) 權譎:權謀、詭詐。 2、「附會」:《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太史公曰:袁盎1>雖不好學,亦善傅會2>,仁心為質,引義忼慨。遭孝文初立,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不遂。好聲矜賢,竟以名敗。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注解〕 (1) 袁盎:西元前?∼前148,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景帝時與...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所以,《論衡》一書的方法可說是講求實踐檢驗的方法。〈薄葬〉篇說:「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他接著又說:「唯聖心賢意,方比物類,為能實之。」所以,不但考之以心,考的還要是聖心賢意;效之以事。和西方或者講實驗、或者講上帝的觀點相比,王充繼承了中國文化中這種源遠流長的先進的方法論。強調了實踐檢驗,而不只是實驗檢驗。強調了類推、類比,通過類推、類比等方法比單純的實驗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實踐的答案。 著述除了八十五篇的《論衡》以外,據王充《後漢書》本傳云:「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作《養性...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柱,怒髮上衝冠5>,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6>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7>,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8>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9>;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10>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11>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12>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13>,天下所共...
鞭辟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鞭辟入裡」的書證如清.盛宣懷〈致張香帥函〉:「此時祗有責成朱道鞭辟入裡,實事求是,勿徇情面,勿托空言,或可望有起色。」
空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見於口說而不實行。也作「空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