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口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眾說紛紜
揮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迅速的樣子。《文選.陸機.文賦》:「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
熙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來人往,忙碌紛紜。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四四齣:「曲傳東郭非嘲諷,則索把齊人尊捧,君不見盡處熙攘名利中。」
玄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槃經》等經論,造詣日深。 西行求法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他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瑜迦師地論》以會通一切的念頭。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裡。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淩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 赤建國(今蘇聯塔什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爭辯是非。《說文解字.言部》:「訟,爭也。」如:「聚訟紛紜」。《淮南子.俶真》:「周室衰而王道廢,儒墨乃始列道而議,分徒而訟。」
灌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們真正的意思是什麼?灌輸一詞的界說實在有待商榷。許多學者各從不同角度,設法解決此一問題,但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比如,某些學者依據此詞在日常生活的使用方式,而提出說明;某些學者採用此詞在教育理論上專門性的概念,而加以界定;而某些學者則藉著此詞與制約、宣傳等概念得比較,而顯示其意義。根據文獻的探討,不論採取何種研究途徑,此詞在觀念上的衝突,匯集在方法、內容和意圖等三方面。1. 方法:某些學者認為灌輸乃是一種特別的教學方法,其特徵是:教師專制,不大允許學生討論或發問;教學內容以某種方式反覆練習;對於兒童施加恐嚇等等。這種...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curriculum):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定義課程一詞源自拉丁文currere,意指跑馬道或馬車跑道,引申為學習經驗,即學生學習必須遵循的途徑。然而學者對於課程的定義眾說紛紜,歸納之,大致可分成四類: 內容說明課程是科目與教材(subject and subject matter)與教材是傳統的課程觀點,其將課程視為學校教授的科目,如國語、數學等、及學科的教材內容。雖然此觀點較保守,但卻支配著過去半世紀課程設計的工作(王文科,1998)。課程是經驗在這種主張下,課程不是知識、教材、內容...
張皇失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惶恐懼,舉止失常,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清.薛福成〈書昆明何師失陷蘇常事〉:「乃無事則籌略紛紜,臨變已張皇失措,一聞賊至,心隕膽破。」也作「慞惶失次」。
楚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辭》是一部收錄中國戰國時期楚國|楚地詩歌的詩集,是僅次於《詩經》的中國歷史上第二部詩歌作品集,與《詩經》一樣成為之後兩千多年內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源頭。目錄1 簡介2 代表作3 楚辭體4 以上資料來源5 相關教學資源 簡介它是在戰國 (中國)|戰國時代由楚國詩人屈原和他的好友楚辭的作者至今仍眾說紛紜。《藝文類聚》卷七九載梁沈炯《歸魂賦》以“《招魂》篇”爲“屈原著”。朱熹《楚辭集註》同意王逸的説法,歸諸宋玉。,吸收南方民歌、上古神話、傳說精華,融合《詩經》南下的影響,創造出的一種韻文。“楚辭”的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前期。《...
病急亂投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事情緊急,到處求人解決。《冷眼觀》第二五回:「一時人多語雜,議論紛紜。宸章此刻也是病急亂投醫,誰說誰好。」也作「病篤亂投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