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8.9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是他人所致,或將自己無法接受的情感、情緒、內心本意等等,投影至他人身上,認為並非自己所想,而是他人緣故才導致,以產生(負面的)行為。總的說來,個體將自己的錯誤、缺點,不被接受的想法、不希望有的特質、不為社會認可的慾望、不良的情感、動機,或可能具危險性的念頭或衝動,通過此一防衛機轉轉移至另外一人身上,歸諸他人,此時,這些不良負面的觀感,便以「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的形式而出現,藉以自我保護,減輕內心焦慮,維持個人的價值感的心理歷程。例如本身對暴力書籍、影片非常有興趣的人,可能因為投射作用,反而在反暴力的團體中顯得投入及活躍...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看看鄰國,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孟子回答說:「您向來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有的則逃了五十步就止步了。如果逃了五十步的人卻取笑那逃了一百步的,說他膽子小。您覺得怎麼樣呢?」梁惠王說:「這是不對的,只不過沒跑一百步罷了,但逃了五十步也是逃跑啊!」孟子說:「您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奢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彼此都不管人民的死活,如何能期望更多的人民來歸附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五十步笑百步」,用來比喻自己和別人有...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以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藉此緣故,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但四國軍隊,連續打了五天都沒有辦法攻下鄭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誠服。就好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一天必定會落得親信叛離的下場。」後來,四國聯軍又再次出兵攻鄭,取得了勝利,但州吁並未因此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反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停止。如:「住手」、「住口」。《紅樓夢》第七回:「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緣故。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往往各以所長,去輕視別人的短處。如諺語所說,自己家的掃帚,也視為珍寶一般。這是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緣故。 解釋自家的破掃帚,卻視如千金之寶。比喻極為珍惜自己的事物。 相似、相異詞 相似詞敝帚自珍 相異詞 例句他那三腳貓的工夫卻一副敝帚千金的樣子,真是井底之蛙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為人勤學不倦。漢宣帝剛即位不久,任職獄官的路溫舒就上書建議宣帝開仁德之心,減緩犯人的刑期。他認為天下至今不能太平,是因為獄官執法過於嚴苛,而秦朝之所以會滅亡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和古代獄官相比,現今獄官太過草率不人道,因為他們一方面害怕執法有過失受到處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
實驗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後測(posttest),是研究的結果,是因操縱自變項而造成團體之變化或差異,因其”依賴”自變項之緣故,故稱依變項。目錄1 無關變項之控制2 實驗控制3 影響內在效度之因素4 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無關變項之控制與實驗研究相關之變項大致有:機體變項、中介變項與無關變項。無關變項是指那香可能與實驗處理無關,但因與實驗處理同時出現,且可能對依變項產生重大影響,卻未被控制好的自變項(即未被實驗者操縱之變項)。無關變項可視為中介變項,許多研究獲得之結論指出,由於受到這些無關變項之影響而變成無效。與實證處理無...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墻;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中,被天下人讚美,是什麼緣故呢?就由於不實施仁義而使攻守的情勢發生了變化啊! 補充相似詞:深思熟慮 深圖遠慮 實例林校長做事情一向深謀遠慮,讓人非常放心。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6%B7%B1%E8%AC%80%E9%81%A0%E6%85%AE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入佳境」原作「漸至佳境」。因為甘蔗愈接近根部吃起來愈甜,所以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甘蔗梢部開始吃起。別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後來「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亦用來比喻興味漸濃。
瞠乎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因此就向孔子請教。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後來「瞠乎其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落後很多,追趕不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