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11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覲見天子、天帝。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宋.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臘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臘月所釀造的酒。
臘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臘月祭祀祖先、百神,起初並無固定日期,直到南北朝佛教盛行後,因臘月(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各寺皆舉行浴佛會,於是將臘月祭日與佛教的儀式混合為一,定初八為祭祀日,後才有臘八的名稱。也稱為「佛成道日」、「臘日」。
打禪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儀式。為禪宗道場每年所進行為期七天的參禪修行活動。參加者透過七天密集的修行,期望能在這段時間內證悟解脫。「打禪七」以七日為一期,共進行四十九天,目的在由七日的修行中於定、慧二門等使專注於一境,決斷疑念的精神作用中,求得開悟、應悟,一心不亂,則可往生淨土。在中國傳統,這項修行活動通常是從陰曆十月十五日起至臘月八日止,共四十九天,在臺灣則多以七天為期,時間也較自由。
臘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蠟梅科「蠟梅」的別稱。因常於臘月開花,故稱之。參見「蠟梅」條。
2.臘月盛開的梅花。
潤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麵皮擀薄烙熟後,捲包五花肉絲、豆芽、香菜、紅蘿蔔絲及筍絲等製成的餅。為臘月十六日的應節食品。也稱為「春餅」。
年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農作物的歲收狀況。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市賣》:「臘月諸物價昂,蓋年景豐裕,人工忙促,故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諺。」
飲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代歲暮郊祀後宴饗群臣。宋.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禮成廢撤夜未艾,飲福之餘即分歲。」
接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習俗。相傳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升天述職,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繼續監督人們。故民間便在初四時準備祭品迎接諸神,除了焚香、點燭、燒金外,還須燃放爆竹,並焚燒木刻印刷的神馬與天兵。
焐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睡在人腳部以身體使人腳溫暖。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到那寒冬臘月裡害腳冷,誰與你焐腳?」也作「務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