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1.48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舊曆年應備辦的各種事務,如採辦年貨、致贈年禮、祭祖祀神等。《紅樓夢》第五三回:「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洽辦年事。」
梅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梅樹所開的花。花五瓣,色白或紅,臘月開者稱為「臘梅」,早春開者稱為「春梅」。[例]梅花堅貞耐寒,是我國的國花。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熱的東西接觸涼的東西,使後者變暖。如:「用熱水袋焐一焐手。」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你便殺了我,到那寒冬臘月裡害腳冷,誰與你焐腳?」
金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酒器。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一.賜金甌》:「臘月十五日放燈,縱都人夜遊,婦女遊者,珠簾下邀住,飲以金甌酒。有婦人飲酒畢,輒懷金甌。」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蕩,花樣百出,還不時地發一頓小皇帝脾氣,無緣無故地將身邊人痛打一頓,根本談不上操心國事。  寶曆二年臘月冬寒,唐敬宗夜獵回宮後,又與宦官劉克明及擊毬將軍蘇佳明等一夥人在大殿上酣飲。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燈火忽然被一陣狂風吹滅,待再點亮時,人們發現小小年紀的唐敬宗被弑於內室,這時他還不過是十七歲。  緊接著,樞密使王守澄又與宮內宦官內外相結,保舉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宮,成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權實際落在一幫大臣和宦官手中。  這時,李湊已被封為漳王。杜秋娘眼看著李家皇帝一個個被宦官所弑,又一個個在宦...
夏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指陽曆四至六月。唐.王建〈昭應官舍書事〉詩:「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儒林外史》第四回:「那日在這裡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著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
米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渡眾生的必備祭品。中秋節的嘛糬,含有祈求人生的圓滿光輝。冬至是「歲」首,湯圓象徵添新歲、祈福與團圓。臘月則以臘八粥、八寶飯甜甜灶王爺嘴巴,以求來年四季平安、好豐收。因此,米食在我國不僅代表飲食的涵意,更象徵中華文化的傳承。 二、米食營養與人體健康有一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道盡了米飯營養和強身的價值。根據營養專家表示,米的營養完整且均衡,含有約73~77%醣質(即澱粉),是供給人體熱量的最大來源,其次為蛋白質約7%,脂質約1.5~2%,其他如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等均相當豐富。亦即以米為主食者,可攝取醣質供應其熱量,...
花明柳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簫鼓追隨春社3>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4>無時夜叩門。 〔注解〕 (1) 臘:臘月,指陰曆十二月。 (2) 豚:小豬。 (3) 春社: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求農事豐收。 (4) 拄杖:扶杖。拄,音ㄓㄨˇ,支撐。
大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臘月禳祭,期以驅除瘟疫、消災避禍。《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
歲時伏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臘,伏祠與臘祭,或曰夏祭與冬祭、伏天與臘月。歲時伏臘指逢年過節。《舊唐書.卷九九.張九齡傳》:「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唐.白行簡《李娃傳》:「娃既備禮,歲時伏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