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61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語不僅備極推賞,而且能說出陶詩最大的優點,從評語來看,鍾嶸對陶詩的推崇,實在超過對其他列為中品,甚至上品的詩家,只是礙於當時的文學風尚,以及鍾嶸認為陶淵明的詩源自於中品的應璩,而《詩品》並沒有源下而流上的例子,因此陶詩不能超過中品。也有一些爭議之處,作家與作品的價值,我們可以做分析說明,但是很難評定等級,這樣作很容易流於主觀成見。鍾嶸《詩品》中較有爭議的作家等級,如:劉楨、陸機、潘岳、張協列於上品;曹丕、陶淵明、鮑照、謝脁列為中品;而曹操卻列為下品。《資料取自於網路》
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上下微動,以表示允諾、贊許、領會等意。《紅樓夢》第三五回:「王夫人恐賈母乏了,便欲讓至上房內坐。賈母也覺腿酸,便點頭依允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黃國民聽了,不覺點頭稱是。」
朱西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朱西甯(1926~1998),出生於江蘇舍豫,山東臨朐人。原名朱青海,後更名朱西寧,後又改寧為甯。青少年時期適逢抗戰,流亡江南,斷斷續續的工作和讀書,後棄學從軍,從上等兵至上校退役。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等職,之後並專事寫作。民國87年因肺癌病逝,享年71歲。朱西甯創作不斷,著有『貓』、『八二三注』等多部長篇小說,與司中原並稱軍中作家的代表。其妻劉慕沙從事日翻中文學譯作,其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都從事寫作,堪稱文學家庭。...
村上春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 每日早晨四點起便進行寫作,至上午十點前終止當日的寫作工作。「我沒有一天不寫作。隨筆也好,翻譯也罷。總是要寫些什麼。」 將自我成為日本現代小說大家的原因總結於「天賦」。自認身體內有一股驅使他寫作的本能,這麼一來就不得不去寫。 完成的作品不管是短篇或是長篇、散文隨筆,一旦出版就會盡自己所能加以忘掉來進行新的作品,也不會再翻看。曾有讀者向村上表示對小說作品的肯定,村上卻對自己寫過的該段小說情節毫無印象。 創作風格:村上春樹深受美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所以他的...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國維世代清寒,幼年為中秀才苦讀。早年屢應鄉試不中,遂於戊戌風氣變化之際棄絕科舉。二十二歲起,他至上海《時務報》館充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  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國。後又在羅振玉推薦下執教於南通、江蘇師範學校,講授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複埋頭文學研究,開始其“獨學”階段。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後,王國...
顧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商店購買東西的人。如:「顧客至上是本商店服務的原則。」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朱西甯(1926~1998),出生於江蘇舍豫,山東臨朐人。原名朱青海,後更名朱西寧,後又改寧為甯。青少年時期適逢抗戰,流亡江南,斷斷續續的工作和讀書,後棄學從軍,從上等兵至上校退役。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等職,之後並專事寫作。民國87年因肺癌病逝,享年71歲。朱西甯創作不斷,著有『貓』、『八二三注』等多部長篇小說,與司中原並稱軍中作家的代表。其妻劉慕沙從事日翻中文學譯作,其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都從事寫作,堪稱文學家庭。...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處女作」,四個月後,又發表小說『春怨』。這兩篇作品,寫出少年浪漫的情愫,深受喜愛異國情調、藝術至上的西川滿欣賞。它反映台灣青年在皇民化運動中,已經完全認同問題。他無視文學的社會性,也不知道文學的時代使命。他華麗、耽美主義呈現一種「異味」。他曾受聘「文藝臺灣」擔任助理編輯,因而與西川滿的「外地文學」關係密切。這個階段,由於不瞭解殖民地統治下,台灣民眾被欺凌的真實生活,並堅決相信在藝術無國界,和當時以台灣人為主的「臺灣文學」,關係惡劣。民國三十三年,光復前一年,他因戰事越來越激烈,對自己的文學態度有所反省與批判,並和西...
君權神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權神授」意謂君王的權力不是出自人民,而是來自於神,故而這種權力是絕對的;這種說法導致君王可以超越法律、習俗的規範,君王只對神負責,因此縱使其荒淫無道,百姓仍要服從其領導,不得反抗。
  君權神授的說法始於十七世紀的英國,主要是反對當時的教權至上,對君權產生的干擾。歐洲宗教教皇與民族國家的君王,本是各自享有不同的權力,但教皇常將教權延伸到君王所處理的事務,於是形成了教權與君權的衝突。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 1566~1625)於一六一○年在英國議會的演說中,已明白表示君權神授的主張;在數十年後受到費馬爵士(Sir Robert Filmer)支持,認為憲法的自由不屬於...
國際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佳區位時,將會融合兩者。勞力密集型產業所在國在此種趨勢下,須提升技術研發及銷售層面,或由下游組裝提升至上游生產,方能提高其生產地位與產品附加價值。出處:1.趙文丁(2003):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8期。2.香港中文大學。延伸閱讀:1.趙文丁(2003),《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8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