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1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優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優厚的待遇。《三國志.卷四二.蜀書.來敏傳》:「而敏荊楚名族,東宮舊臣,特加優待,是故廢而復起。」《紅樓夢》第三回:「況又係妹丈致意,因此優待雨村,更又不同。」
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獻鮮花給賓客或特定的對象,以表示敬意或愛意。[例]臺下觀眾紛紛上臺向演唱者獻花致意
初發芙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水芙蓉」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宋光祿大夫顏延之詩》其源出於陸機,故尚巧似。體裁綺密,然情喻淵深,動無虛發;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雖乖秀逸,固是經綸文雅;才減若人,則陷於困躓矣。湯惠休1>曰:「謝2>詩如芙蓉出水,顏3>詩如錯彩鏤金4>。」顏終身病之。 〔注解〕 (1)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早年為僧,人稱惠休上人。因善於寫詩被徐湛之賞識,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 (2) 謝:謝靈運(西元385∼433),南朝宋文學家,陳郡陽夏人,謝玄之孫,小名客兒,時稱謝客。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樂。少好學,工書畫,文章之美與顏...
賀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賀的誠意,如:「謹函致意,聊表賀忱。」也作「賀悃」。
招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揮動手臂,表示打招呼、問候之意。如:「由於距離太遠,只好彼此招手致意了。」
玄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道家。《魏書.卷一○八.禮志一.序》:「世宗優遊在上,致意玄門,儒業文風,顧有未洽,墜禮淪聲,因之而往。」
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報他人所給的敬意或贈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小娘子也有時回敬幾件知趣的東西,彼此致意。」
到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到他人家中。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下.牛牢》:「恆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
秋水芙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水芙蓉」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宋光祿大夫顏延之詩》其源出於陸機,故尚巧似。體裁綺密,然情喻淵深,動無虛發;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雖乖秀逸,固是經綸文雅;才減若人,則陷於困躓矣。湯惠休1>曰:「謝2>詩如芙蓉出水,顏3>詩如錯彩鏤金4>。」顏終身病之。 〔注解〕 (1)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早年為僧,人稱惠休上人。因善於寫詩被徐湛之賞識,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 (2) 謝:謝靈運(西元385∼433),南朝宋文學家,陳郡陽夏人,謝玄之孫,小名客兒,時稱謝客。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樂。少好學,工書畫,文章之美與顏...
因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邏輯學,也包含部分認識論的內容。源於印度的辯論術,後來成為佛教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五世紀末形成印度學術研究重點之一,至七世紀法稱達到頂點。從形式上和現代邏輯比較,因明有先立結論,再溯求理由的特徵。《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嚮使此賢致意因明者,我復何顏之有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