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9.03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葉落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1>可回2>?」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注解〕 (1) 早晚:遲早。 (2) 回:返、歸。〔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景德傳燈錄.卷五.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
學非所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學的知識技藝無法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效用。《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必也學非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楫不存焉。」也作「用非所學」。
增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增進、加多。《史記.卷二三.禮書》:「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更於河內增益舟楫,繕置軍器。」也作「曾益」。
熊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
乘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後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唐.李商隱〈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競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賽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沒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
徵名責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他人的言辭,觀察其行為,以求名實相符。《陳書.卷五.宣帝本紀》:「方欲仗茲舟楫,委成股肱,徵名責實,取寧多士。」
沿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流或逆流。唐.獨孤及〈雨晴後陪王員外泛後湖得溪字〉詩:「沿泝任舟楫,歡言無町畦。」
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居、安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飛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