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處境的順逆與苦樂。《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像大人這樣體恤人,曉得人家甘苦,只要有本事能報效,還怕後來沒有提拔嗎?」
外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謂外在條件。南朝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2)謂世俗的利益。唐.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詩:「自此聊以適,外緣不能干。」
業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善業或惡業所造成的苦樂的果報。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序〉:「考業果之幽微,則循復三世,言至理之高妙,則冠絕百靈。」《聊齋志異.卷四.公孫九娘》:「昔日羅裳化作塵,空將業果恨前身。」
天眼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能看到眾生死後投生何處、苦樂的狀況,以及世間各種形形色色的神通能力。《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七:「非天眼通能知此事!」
結髮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配夫妻。《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我與你結髮夫妻,苦樂同受。今日官人患病,即是奴家命中所招。同生同死,有何理說!」
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會產生苦樂果報的行為力量。南朝梁.沈約〈佛記序〉:「分五道於人天,設重牢於厚地,各隨業力,的焉不差。」宋.陸游〈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詩二首之二:「業力驅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
田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家。[例]這位作家寫了一首〈四時田家苦樂歌〉,來描述田家生活。
殺衣縮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至卯,積著率歲倍。欲長錢,取下穀;長石斗,取上種。能薄1>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2>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視。 (2) 用事僮僕:辦事的家僮和僕役。
口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指會造成未來苦樂果報的言語行為。宋.蘇軾〈勝相院經藏記〉:「結習口業,妄言綺語,論說古今、是非、成敗。」
節食縮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至卯,積著率歲倍。欲長錢,取下穀;長石斗,取上種。能薄1>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2>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解〕 (1) 薄:不重視。 (2) 用事僮僕:辦事的家僮和僕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