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9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蜷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捲曲。[例]他被蜷曲在草叢中的蛇嚇了一跳。
蜥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爬蟲綱有鱗目石龍子科。體表有細小鱗片,頭比胸部狹小,口吻短而厚,四肢粗短具鉤爪,尾巴細長易斷。雄體背面青綠色,雌體背面淡褐色,腹部均呈淡黃色。棲息於草叢中,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有冬眠。也稱為「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叢生的草。《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剌王劉旦傳》:「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唐.顏師古.注:「草叢生曰:『葆』。」
大驚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十分驚嚇,以致變了臉色。[例]草叢裡突然竄出一條蛇,眾人頓時大驚失色。
俯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下身體。如:「每當他看到錯落在草叢中的含羞草時,總喜歡俯身撫弄。」《紅樓夢》第七八回:「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脈脈的流將過去。」
螳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長的想蘭花,還有些長的像螞蟻,顏色則多以綠色或褐色為主。大多數的螳螂是埋伏型的狩獵者,在樹枝和草叢以綠色為主行動,另外也還有形狀像花朵的螳螂,牠們會假裝成一枚落葉或花朵,在此等候獵物,像是花螳螂等,當獵物進入獵捕範圍時,立即揮出前角捕捉牠,此時出手只要0.04秒,捕捉機率也高達100%。2.螳螂跟蟑螂是有親戚關係的昆蟲,它們一樣都有倒三角的臉型。螳螂是純粹的吃肉者,例如分布在南美的原始行螳螂,前角的腿節都還不發達,牠們能在樹上敏捷的活動、獵食,那行為也和蟑螂類似,為了捕食昆蟲,螳螂常常很有耐心的跪坐幾個小時,看起來...
領角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wl 基本資料科別:鴟鴞科別名:花背耳鴞、光足鵂鶹、貓頭鷹保育等級:其他保育類活動環境分布:低海拔草叢或灌叢及樹林<註1>體長大小:體長約十九至二十五公分,翼長約十七公分,尾長九公分 外型特徵體背灰褐色,有豎起之耳羽和不甚明顯的黑色蟲蠹斑;後頸有黃土色斑,翅膀的飛羽具有若干濃色闊橫帶;顏盤灰黃色,有不規則之黑色斑紋且不能翻開;眉斑及眼先灰白色,盤緣黑色;眼睛的虹彩為紅褐色;尾羽灰褐色,有暗色橫帶;嘴鉛綠色,腳灰色,趾無羽。 習性夜行性鳥類。晝伏夜出在闊葉樹林裡,不容易發現,但在春夏季節可常聽到他在樹上發出單...
黑長尾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性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的針闊葉混合林及箭竹草原中。習性警慎,遇到干擾時會緩緩躲入草叢中,少會驚飛。領域性強,常單獨行動且邊走邊覓食,食性極廣,包含木本及草本植物的嫩芽、果實、種子及昆蟲和蚯蚓等。 面臨問題過量獵捕與干擾使得族群量大減,1981年列入鳥類保育紅皮書,至今仍只維持數千隻的族群量,需持續加強保育及研究工作。<註1>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保育類,曾在宜蘭的北關山區、四季林道及南山有過出現紀錄<註4> 發現起源深居在山雲間的帝雉在1906年才被學界發現,英國人古費洛在玉山地區...
台灣野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小豬在一起。牠們的身上通常都會有條紋,在樹林裡面可以偽裝自己。(註1) 生長環境野豬在森林、灌叢或草叢中棲息,並沒有明顯的巢穴,但牠會在休息處備用草舖成平台草窩供睡眠或生產用。公豬平時單獨活動,到了繁殖季節則常伴隨母豬身邊,直到生產為止(母豬每胎可升三至六隻小豬)。野豬夜間活動較為頻繁,常到人間稀少的山徑、林道或溪邊覓食,往往一夜之後,野豬所到之處整片芒草地都被翻得非常凌亂。到了白天牠多半在密林中睡覺。(註2) 形狀特殊的鼻子野豬鼻子是豬最顯著的特徵,是出色的挖掘工具,為了強化鼻部的力量,在鼻鏡的中央、鼻軟骨的前方,特...
台灣野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通常在暗夜中單獨行動,只有初生幼兔會跟隨母兔出現在巢穴附近,但生性機敏,周遭環境略有風吹草動即躲進草叢中。(註2) 野兔不要喝水其實兔子只有在哺乳期和吃了足夠嫩葉的情況下才不必喝水。若攝取的食物中水分含量充足,經體內的代謝所產生的水分足夠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時,就可以不必喝水,否則都是需要喝水的。需要喝水的程度乃隨季節與食物而不同,通常在夏天的月夜,較容易觀察到生活在河岸的野兔到河邊喝水。(註2) 食物野兔的消化道有發達的盲腸可以消化植物纖維,是典型的草食性動物。牠們幾乎攝食所有植物中的嫩芽和嫩葉,但更喜歡富含澱粉的甘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