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蜥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爬蟲綱有鱗目石龍子科。體表有細小鱗片,頭比胸部狹小,口吻短而厚,四肢粗短具鉤爪,尾巴細長易斷。雄體背面青綠色,雌體背面淡褐色,腹部均呈淡黃色。棲息於草叢中,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有冬眠。也稱為「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胎生蜥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certa vivipara (Jacquin, 1787)
體表鱗片粗糙,四肢短且強健,尾長不超過軀幹長之1.5倍,體色變化很大,由褐色、灰色到橄欖綠皆有,體側並常帶有許多淺色之細斑,全長最大可達18公分。
本種為分布最北的爬行動物之一,分布於歐洲(南歐及地中海沿岸除外),最北可達北緯37度,往東包括俄羅斯濱海地區、庫頁島、蒙古北部及日本之北海道皆有分布;而中國大陸於大興安嶺、黑龍江及新疆亦有紀錄。
本種喜於高山草原、針葉林邊緣或近池沼之開闊地活動,會以小型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或蚯蚓為食;在大多數的地方皆是行胎生,但在較南方之族群亦有卵生之報導,雌體一次可產2~12隻幼蜥(或卵)。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正蜥科(Family Lacertidae),Lacertids, True Lizards, Typical Lizards
念珠蜥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loderma horridum (Wiegmann, 1829)
全長最大約80公分;頭大型略扁,吻端鈍形,牙齒向後彎曲,下頜的牙齒有凹溝,頸部短,身體肥壯為圓柱形,尾巴粗圓型,長度約為吻肛長的65%以上,肛門前鱗片一致,並無特別的大形鱗片,四肢短而壯,各具5個趾頭,趾上有利爪;體背面覆以珠狀的骨質鱗片;全身以黑色或暗褐色為厎,除頭部顏色一致外,其餘部位散有大量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黃色系斑點及斑紋,這些斑點及斑紋有成橫斑排列的趨勢。
墨西哥西部。
出沒於熱帶落葉林或灌木林中;下頜後方有1對毐腺,可分泌毒液,在攻擊時毒液會沿嘴唇與牙齦間的溝漕,流至下頜齒根,再經由牙齒的凹溝注入被咬者體內,以引起中毐;地棲型,以老鼠、雛鳥為食,產卵季約在秋天,會將卵產於洞中,並在翌年春天時孵化。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毒蜥科(串珠蜥科)(Family Helodermatidae),Gila Monster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蜥蜴」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蜥蜴」條。
勞燕分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灰色,至腰部漸轉為紅褐色。常在草坡、疏樹林或農田村舍附近活動,常立於枝柱上。性凶猛,喜食昆蟲、蛙類、蜥蜴。 (2) 燕:鳥綱燕科各種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約有七十餘種。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不利於步行。每年產卵二、三次,每次約三至六個卵。常見的有毛腳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俗稱為「燕子」。 (3) 黃姑:牽牛星的別名,天鷹座中最亮的一顆星,與織女星隔銀河相對。 (4) 織女:星名。屬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顆明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中國古代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女兒,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後廢織,被天帝分隔於銀河兩岸,遙遙相對,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方能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或是誤踩到,牠就不會隨便咬人。通常都出現在竹林長得很茂盛的地方、河川或旱田附近的草叢,主要吃青蛙、蜥蜴、老鼠等食物。(註1) 日本龜殼花是最危險的蛇,毒性非常強,通常居住在沖繩島,身上有黑色斑紋,身體是黃褐色,脖子的地方特別小。(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蛇英文關鍵字: snake 參考書目註1:自然圖鑑:600種動物植物觀察術,里內藍文,松岡達圖,遠足文化,2010,頁100。註2:動物百科,姚啟久主編,漢宇國際文化,2008,頁87。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所言的現像。所以比較肯定的是,《易經》或《周易》原來只稱為《易》。 「易」,也有幾種解釋: 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像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必須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禮指“從容之節”,易即雅樂,都是統治階級駕馭黎民百姓,維護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
沙漠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其一生。而生長在沙漠區的動物,因可以採食的植物少,所以種類不多,常見的有爬蟲類(蛇、蜥蜴)、昆蟲類、鳥類。牠們可能在身體的構造上或生理方面的改變以適應乾旱的環境,如據外骨骼、鱗片或骨板,用來保護身體,防止水分,其代謝物是固態的尿酸或很濃的尿酸。沙漠中的駱駝的駱峰是用來儲存脂肪,缺水時,脂肪可以分解產生水,所以駱駝可以連續一星期(夏天)甚至三星期(冬天)不喝水。蜥蜴、蛇等為適應白天的高溫則躲在沙中或洞穴中,利用黃昏或早晨外出覓食。(註...
大冠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性大冠鷲棲息於中、低海拔之闊葉森林,常於空中盤旋,也常停棲在展望良好的樹枝或電線上定點守候。以蛇、蜥蜴、鼠類為捕食對象,有時也會捕食螃蟹。在台灣為特有亞種之族群,為中低海拔常見之留鳥。<註1>常單獨或小群活動,領域性並不強,不怕人。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註2> 面臨問題台灣森林被大面積變更林象,嚴重改變生態系,使得位於高階消費的大冠鷲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在喪失棲地又因主食的蛇類被人類捕食,大冠鷲的食物源日漸枯竭,再加上被捕捉當作寵物飼養,族群的命運岌岌可危。<註1> 善鳴的鷹科大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