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倩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物種與Mitius blennus (Saussure, 1877)相似,差異處在於體型及雄性生殖器之差異,雄性生殖上片側角端部平截,中央突起扁平且長,體長為9.46-9.78公厘,頭長為1.39-1.49公厘,頭寬為2.69-2.8公厘,前胸背板長為2.37-2.9公厘,前胸背板寬為3.7公厘,前翅長為5.75-6.67公厘,前翅寬為3.76公厘,前則脛節長/腿節長為2.26-3.23/2.15-3.33公厘,後足腿節長/寬為6.79-9.36/2.63-3.35公厘,後足脛節長為4.73-6.37公厘。
極小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圓且短,最寬處為中長的1.9倍,前胸背板短且最寬處為中長的1.4倍,前翅短且達腹部第三節,翅脈非典型未見發音器,具二條琴脈,尾毛小且細長,體長為9.03公厘,頭長/寬為1.72/3.01公厘,前胸背板長/寬為2/3.07公厘,前翅長為2.1公厘,前足脛節長/腿節長為2.15/1.99公厘,後足腿節長/寬為6.45-2.37公厘,後足脛節長4.46公厘,雄性生殖上片側角端緣不規則,中央突起有兩片,把握器基部分兩叉,內側枝較細長。
阿里山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深褐色,頭部圓,後頭區具有6條黃色縱條纹,兩側單眼間有一淡黃色寬橫帶連接,雄蟲體長為14至17公厘,雌蟲則為13至19公厘。
長顎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褐色,頭部圓,後頭區具有6條淡黃色縱條纹,兩側單眼間有一淡黃色橫帶連接,雄蟲體長為15公厘,雄蟲大顎非常長,故得名。
長翅異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黃褐色,頭頂具3-4條帶紋,觸角黃褐色,小顎鬚及下唇鬚黃褐色至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且兩側具一黃色斑紋,前翅黃褐色或褐色,足黃色或黃褐色,後足腿節外側具數條淺褐色斜紋,腹部黃褐色至褐色,尾毛深黃色或褐色,頭部以背面觀可見頭寬為中長的2倍,前胸背板長為頭長的1.5倍,體長為6.3-7公厘,頭長/寬為0.91-1.22/1.9-2.39公厘,臉長/寬為2.1-2.5/2-2.36公厘,前胸背板長/寬為1.39-1.75/2.18-2.61公厘,前翅長/寬為3.72-3.8/2-2.1公厘,前足脛節長為1.81-2.03公厘,後足腿節長/脛節長為4.89-5.53/3.24-4公厘,雄性生殖器以背...
恆春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褐色,頭部圓,後頭區具有6至7條淡黃色縱條纹,兩側單眼間有一淡黃色橫帶連接,成蟲體長為14至20公厘,雌蟲較大。
切培雙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以背面觀為黃色至黃褐色,頭頂具2-6條褐色至深褐色帶紋,臉上半部黃色至黃褐色,下半部為深褐色至黑色,觸角為黃褐色至褐色,單眼黃色或褐色,小顎鬚基部三節為深褐色,端部兩節為黃色,前胸背板為褐色至黑色,前翅背區褐色,足黃色且後足腿節具三條深褐色斑紋,腹部深褐色,尾毛黃色,頭部以背面觀可見寬為中長的1.7倍,前胸背板長為頭長的1.3倍,前胸背板背區為梯形,前翅長為寬的1.6倍,體長為4.25-5.33公厘,頭長/寬為0.64-1/1.28-1.67公厘,臉長/寬為1.44-1.72/1.39-1.67公厘,前胸背板長/寬為1.03-1.22/1.5-2公厘,前翅長/寬為2.61-3.22/1.6...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雲,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心孤詣」的「苦心」,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中的〈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蟀〉傷局促。」詩中的〈晨風〉見於《詩經》,是描述婦人思念丈夫久出不歸的詩。詩中「鴥(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涼風始至,蟀居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