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48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燕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該思歸懷念故鄉吧,為什麼又久久留在異鄉?我孤孤單單地守著空閨,憂愁苦悶,思念你念念不忘,淚水不覺流到衣襟上。我拿起琴來彈奏一曲,唱歌解悶,但音節短促激越,不能舒緩地表達我心中的哀傷。皎潔的月光照在我的床上,銀河流轉向西方,夜正深沉,牽牛星和織女星在遙相望,你們何故被河橋隔絕在兩方?燕歌行(二)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鬱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悠獨不歎?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雲間。飛鶬晨嗚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譯:離別是多麼容易,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襟。漢.揚雄《方言》卷四:「褸謂之衽。」晉.郭璞.注:「衣襟也。或曰裳際也。」
捉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整一下衣襟就看見手肘。語本《莊子.讓王》:「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比喻衣衫破敗,生活極為窮困,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照顧不周的窘態。《歧路燈》第七七回:「只為一向窘迫,捉襟肘見,便東塗西抹不來,所以諸事膽怯。」也作「振襟肘見」、「捉襟見肘」。
沾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淚沾溼衣襟。形容淚如雨下。《莊子.應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文選.張衡.四愁詩四首之二》:「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散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散零亂、不整齊。《紅樓夢》第六二回:「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
斂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戰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文選.潘岳.秋興賦》:「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
斑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淚痕點點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淚濕衣襟,斑斑成血。」
捉衿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捉襟見肘」的意思是說人所穿的衣服完全破爛,才抓住衣襟免於露胸,又露出了手肘。《莊子.讓王》篇載:曾子在衛國的時候,十年都沒有添製新衣,要把帽子戴正,帽帶就斷了;抓住衣襟,手肘又露了出來;穿上鞋子,腳後跟又鑽了出來;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後來「捉襟見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衣衫破敗,生活困窘,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
比比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徒裼2>,犯白刃,蹈煨炭3>,斷死於前者比比4>是也。……」 〔注解〕 (1) 懷衽:懷抱,胸前衣襟。衽,衣襟。 (2) 頓足徒裼:以腳跺地,空手露體。徒,空。裼,音ㄒ|ˊ,袒露。 (3) 煨炭:熱灰火炭。煨,音ㄨㄟ,熱灰。 (4) 比比:宋鮑彪本《戰國策》「比」下多一「比」字,茲據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繫衣襟的帶子。《說文解字.糸部》「紟」字.清.段玉裁.注:「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紐非古也,凡結帶皆曰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