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註解:(1)簡子:趙鞅,生卒年不詳,春秋末晉國人。趙武之孫,正卿。卒謚簡。(2)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其人博洽多聞,長於政治,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兩大國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及卒,孔子為之涕。(3)則:依循、效法 故事 西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貴死後,按習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繼位。但是,景王生前曾與大夫賓孟商討過,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長子姬朝為世子。這樣...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1.1 介紹1.2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3 註解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介紹批判教育學,又譯批判教學論,源自於批判理論、解構主義和新馬克斯主義,強調教室應該成為一個智識抗拒(intellectual resistance)的戰場,用以對抗社會對於個人之角色、生活與主體性的界定與建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此一理論的教師,基本上是期望透過正式教育而促進民主文化的實現。[註1]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 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產生知識,也在製造各...
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浮好動,沒有耐性。唐.韓愈〈薦士〉:「杳然粹而精,可以鎮浮躁。」《六部成語註解.吏部》:「浮躁:性不定曰浮,性急曰躁。」
雞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獸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亂者,謂之『狼藉』。」
爾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目錄1 作者2 內容沿革3 後世註解4 外部鏈接5 以上資料來源 作者它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孔子門人所作,有的認為是周公所作,經後人增益而成。後人大都認為是秦漢時人所作,經過代代相傳,各有增益,在西漢時被整理加工而成。 內容沿革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爾雅》3卷20篇。唐朝以後將它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經典之一。現存《爾雅》為19篇,與班固所說的20篇不同。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鳳則認為原來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大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皇帝或皇后初崩稱為「大行」。《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崩于顯陽殿。」《六部成語註解.禮部》:「大行:皇帝初崩,尊謚未定,暫稱大行,言其德行大備無所不具也。」
麥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武器名。即三截棍。《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麥穗流星:麥穗者,俗名三截棍,堅木短棍三根,以鐵練成一處。」
畢卡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主義、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抽象主義、自然主義的洗禮、盡情探索,他為自己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解:「重要的不在於一個藝術家做了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人」[註一]重點不在一連串的風格變化,而是畢卡索的性格驅使他如此罷了。 重要作品<亞維濃的姑娘>、<格爾尼卡>、<海濱奔跑的兩個女人>、<裸女>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畢卡索英文關鍵字:Pablo Picasso 參考資料[註一]邢豔(2010)。繪畫頑童畢卡索。臺北:驛站文化。頁2、7。[註二]何政廣/編(1996)。畢卡索。臺北:藝術家。頁12、20-107馮作民/譯 ...
鵠面鳩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飢餓瘦弱、面容憔悴。《隋唐演義》第八回:「如今弄得衣衫襤褸,鵠面鳩形一般,卻去拜他,豈不是遲了!」《六部成語註解訂正.戶部》:「鵠面鳩形:言飢寒之民面如鵠、形如鳩也。」也作「鳥面鵠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