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0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賜與、給予。《詩經.小雅.巷伯》:「取彼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左傳.隱公三年》:「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心煩意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王時,遭靳尚等人讒言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2) 放:驅逐、流放。 (3) 竭知:用盡智慧。知,通「智」,音ㄓˋ,智慧。 (4) 蔽鄣:阻礙,阻隔。鄣,同「障」。
聳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汪師韓《詩學纂聞.劉隨州別嚴士元詩》:「其言『細雨溼衣看不見』者,以比浸潤之;『閒花落地聽無聲』者,閒官之挫折,無足重輕,不足聳人聽聞。」
偏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眾多的人或事物當中,特別喜愛某一個或某一件。《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中山簡王焉傳》:「帝以焉郭太后偏愛,特加恩寵,獨得往來京師。」《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克用偏愛存信;那存孝欲立大功,取重於克用,存信又讒於其間;存孝懼及禍,密地與王鎔、朱全忠交結。」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下獄而死。
口蜜劍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蜜腹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1>嘗以甘言誘人之過,2>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憎怨,異口同音。 〔注解〕 (1) 林甫:李林甫(西元589∼?),小字哥奴,號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聰慧,善於權謀諂媚。玄宗時為相,結納宦官妃嬪,能察言觀色,迎合上意,故奏對皆稱旨。在朝十九年,專政自恣,遂釀成安史之亂。 (2) :音ㄗㄣˋ,毀謗、誣諂。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車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此借指姬妾及左右內侍。 (3) 牛驥同皁:比喻賢愚不分。皁,音ㄗㄠˋ。見「牛驥同皁」。
浸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讒言。參見「浸潤之」條。《漢書.卷七六.王尊傳》:「秦聽浸潤以誅良將,魏信讒言以逐賢守。」《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
屈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汨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出言無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