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甚囂塵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國戰於鄢陵。 (4) 大宰伯州犁:伯州犁(西元前?∼西元前541),春秋時晉國人。後因父親伯宗被殺奔楚。任職太宰,曾參與鄢陵之戰。大宰,即太宰,職官名,周制,統理百官之長。 (5) 騁:音ㄔㄥˇ,直馳、奔跑。 (6) 虔:音ㄑ|ㄢˊ,恭敬有誠意的。 (7) 囂:音ㄒ|ㄠ,嘈雜、喧嘩。 (8) 塞井夷灶:填滿水井,鏟平爐灶。見「塞井夷灶」。 (9) 戰禱:作戰前的祈禱。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1>嘗以甘言誘人之過,2>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憎怨,異口同音。 〔注解〕 (1) 林甫:李林甫(西元589∼?),小字哥奴,號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聰慧,善於權謀諂媚。玄宗時為相,結納宦官妃嬪,能察言觀色,迎合上意,故奏對皆稱旨。在朝十九年,專政自恣,遂釀成安史之亂。 (2) :音ㄗㄣˋ,毀謗、誣諂。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隱藏。《左傳.文公十八年》:「靖庸回,服讒蒐慝。」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獄4>,訖5>亡天下。趨利之人,常為朋比6>,同其私也;守正之人,常遭構毀7>,違其私也。小人多,言常勝;正人少,直道常不勝。可不戒哉!」絳居中介特,尤為左右所不悅,遂因以自明。 〔注解〕 (1) 漢: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由漢高祖劉邦滅秦,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2) 骨鯁:比喻正直。鯁,音ㄍㄥˇ。 (3) 疾:憎恨。 (4) 黨錮之獄:東漢末,桓帝、靈帝之際,宦官干政弄權,朝綱大敗,太學生起而批判,反遭奸宦構陷,被...
進退維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桑柔》瞻彼中林,甡甡1>其鹿。朋友已2>,不胥以穀3>。人亦有言:「進退維4>谷5>。」 〔注解〕 (1) 甡甡:音ㄕㄣ,同「莘莘」,眾多並行的樣子。 (2) :音ㄗㄣˋ,毀謗,誣陷。 (3) 不胥以穀:不能相勉於善。胥,音ㄒㄩ,互相。穀,音ㄍㄨˇ,善。 (4) 維:語助詞。 (5) 谷:窮。比喻處境困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騙。如:「謾上不謾下」。唐.柳宗元〈罵尸蟲文〉:「下謾上,恆其心術,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邪惡狠毒、陰沉難測。如:「險詐」、「陰險」、「奸險」。《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害袁夫人等甚眾。」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死一生」指歷經多次近於死亡的險境,猶能存活。見用於劉良注解屈原〈離騷〉的注語。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
安然無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西湖佳話.六橋才迹》:「只可恨奸人聞知他在惠州安然無恙,遂又加讒,直貶他到海外儋耳地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