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1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士申階級及社會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他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樂府詩的經典作品。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也是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文學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
脫殼金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金蟬脫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金蟬脫殼」是指蟬的成長過程中,會蛻變脫去外殼。殼留下來,但蟬已飛走。可以用來比喻人利用假象以脫身。在《三國志平話》卷上就利用到此句成語:董卓廢殺少帝後,立獻帝,因專制朝政,所以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強的共憤,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各方人馬以袁紹為盟主,長沙太守孫堅被任命為討卓聯軍的先鋒。袁紹堂弟袁術因妒忌孫堅勇猛善戰,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造成孫堅軍中因缺糧而大亂。董卓義子呂布知道後,夜襲孫堅軍營,孫堅大敗。孫堅與部將突圍而逃,呂布緊追不捨。孫堅急中生智,將袍甲掛在樹上,呂布追兵遠遠望見孫堅袍甲,但因畏懼孫堅英勇不敢近前,只有遠遠用箭亂射。後來不見動靜,近看,...
失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業、失所。《周禮.地官.大司徒》:「十日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晉書.卷四六.劉頌傳》:「豪強橫肆,則百姓失職矣。」
均田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政收入穩定,為唐初的盛況奠定了基礎。不過,均田制並不是全國普遍實行的制度,世家大族仍然保有其田莊,豪強兼倂土地的情形依然存在,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均田制與府兵制唐朝接續實行府兵制,府兵從均田中選出,每三年挑選一次,選中的人可免其租庸調,但須自備武器和各種用具。入伍後,平時耕種,冬季練武,主要任務是到京師擔任宿衛,或去防地住戍,或出征打仗。府兵本身經濟條件較佳,武器裝備精良,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強大的戰鬥力,是唐朝初期征戰各方,武功顯赫的主要原因。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均田制英文關鍵字: equal-field syste...
簡大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在他的土匪面貌外再安上一個「民族英雄」的面具。然而根據文獻所載,簡在清代臺灣已是一個據地為王的豪強土霸,在清抗清,在日抗日,「反政府」是其一貫作為。鄉民從自身受迫體驗出發,因為觀察視角不同,而有正反評價重疊交織於簡大獅身上。(註4)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07。註2. 臺灣歷史辭典 - 十八畫 - 簡大獅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8/cca220003-li-wpkbhi...
鼓旗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署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一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一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附近,希望我能獲得你的援助,以使我們與公孫述的軍隊陣容和兵力相當。劉秀信中「鼓旗相當」這個詞語,後來在文獻中頗常見,但多作「旗鼓相當」,用來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另外,在《輅(ㄌㄨˋ)別傳》中有段描述:十五歲的管輅聰明伶俐,頗有才名。有一次,琅邪太守單(ㄕㄢˋ)子春邀請他到家中談話,管輅到了以後,發現另有幾位文人學者...
以身試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身試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載,漢代王尊,是位廉潔奉公、處事嚴明、不畏豪強的官吏。在他小時候父母親過世後,就跟著伯、叔父,以幫人牧羊維生。他十分好學,牧羊之餘,熟讀史書,日後也因此而有機會擔任官職。元帝時,他被擢升為安定太守,一上任就發出公告給所屬縣衙,告誡官吏要以身作則,當人民的表率,革除貪婪鄙陋的惡習,明察謹慎的盡守職責,不要無視法律尊嚴,而親身去試探。後來「以身試法」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無視於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
蹈湯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酈道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北魏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平早期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陽擔任中央官員,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一生足跡遍及中國北方。他為官「執法情刻」、「素有嚴猛之稱」,得罪不少皇族、豪強,在東荊州刺史任上,威猛為治,被百姓上告,因而免官。在京期間專心撰寫《水經注》。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北魏汝南王元悅乘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作關右大使。蕭寶夤怕反叛的陰謀被發現,道元在陰盤(今陝西省臨潼縣東)驛亭時,派人把酈道元和弟弟...
輦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京師。《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許孟容》:「然臣職司輦轂,當為陛下抑豪強。」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蔭補未仕官人赴銓》:「蓋臨安輦轂之下,中榜多是府第子弟;報榜之徒,皆是百司衙兵,謂之喜蟲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