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通八達」原作「四通五達」。秦末辯士酈食其(ㄧˋ ㄐㄧ),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談論起天下局勢,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不如先占領陳留,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為都魁雄伯,四通八達。」「四通八達」指晉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向。《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
季布一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諾千金」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楚人曹丘生1>,辯士,數2>招權顧3>金錢,事貴人趙同4>等,與竇長君5>善。季布6>聞之,寄書諫7>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8>。」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9>足下,足下無往。」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僕游揚10>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11>僕之深也!」季布迺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
鮮廉寡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鮮,少。「鮮廉寡恥」即「寡廉鮮恥」。見「寡廉鮮恥」條。01.宋.李綱〈建炎進退志總敘上之上〉:「自崇觀以來,朝廷不復敦尚名節,故士大夫鮮廉寡恥,不知君臣之義。」02.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三.辯士傳序》:「及至列國之際,強弱之相形,眾寡之相傾,一時鮮廉寡恥之徒往來乎其間,搖吻鼓舌,劫之以勢,誘之以利。」
酈食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沛公,說下陳留。又為劉邦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
街談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
累卵之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咸陽。已報使,因言曰:「魏有張祿先生,天下辯士也。曰『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歲餘。
詹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治時期大稻埕名紳、辯士,是台灣新劇的推手和電影片商,亦是天馬茶房創立者。目錄1 生平2 天馬茶房3 桃花泣血記4 參考書目 生平日治時期大稻埕最有名的士紳之一,也是出名的電影「辯士」。1932年電影〈桃花泣血記〉的歌詞即出自詹天馬之手,隨著電影的風行,這首歌在全台灣大受歡迎。早期的電影沒有聲音,必須有人從旁「講解」,才能使觀眾了解劇情。「辯士」必須學問好、口才佳,隨著影片播...
陸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刊本。 著作著有《新語》。又有賦三篇,已失傳。 評價陸賈是漢高祖劉邦身邊頗為著名的文臣,號稱「有口辯士」。雖然在世時位不過「太中大夫」,也未被封侯,但在《史記》、《漢書》中,卻是與蕭何、韓信、叔孫通、張蒼等人並列於建立漢家制度的元勳。(資料取自於網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