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27533 收藏人次:3
tructional Strategy)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充分發表、討論與操作的機會,使其透過類似科學家做研究的經驗,體會與學習到科學知識、科學態度與科學技能。 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引自楊建民(2009)  在西元十九世紀之前,大多數的教育學者將科學視為知識體系,並將科學直接灌輸給學生。直到西元十九世紀初杜威認為科學不應只是灌輸給學生大量的知識,卻忽略了學生思考的方法與態度,所以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學生問題解決的過程與方法之學習(謝州恩、吳心楷,2005),亦即兒童在學習上應扮演主動的探究者的角色,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5
後設認知或譯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又名"Knowledge of knowledge", "Learning of learning",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心智歷程的現象。利用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之於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到自己的思想模式之同時,透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這個名詞由Swartz及Perkins發明及定義。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perception、計算, 聯想等各項)的思考。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 顯明的 (explicit) 隱藏的 (i...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25826 收藏人次:7
代表人物來說,一佛是釋迦牟尼佛,二菩薩分別指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修行。透過智慧開悟後,還須勤於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顯出來。未證成佛身時,即為三者未能融合,此時一佛二菩薩似乎是三個個體;當證成佛身時,三者則合為一體。欲修行者,必須先了解這個道理,然後順應因緣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合實際。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25817 收藏人次:12
要探索的「心理真實」,來決定將片斷的經驗置於具連貫性與整體性的脈絡中加以獲得。文中他提出人們的心理會透過文化產品(如語言和其他符號體系)的調解,建構出其對真實的意識。他特別集中將敘事的理念視為這些文化產品之一。布魯納詳細說明敘事研究的十種特徵:歷時性:指在時間序列上,對事情的描述,此時間非鐘錶上的時間,而是人類的時間。特殊性:敘說中的特殊事物,用來參照用。儘管有些事件可能處於含糊籠統的狀態。意圖的必要性:為了與故事中的事件有合理的關連,主角必須被賦予特定的意圖,以便能說明事件發生的理由,例如信仰、慾望、理論、價值觀等。可...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25010 收藏人次:10
正視多元文化問題,並解決制度壓迫及不均等等問題。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和其他的教育改革途徑,除了教導學生熟悉並認同自身的文化,使且能夠自尊自信,亦培養學生了解與欣賞其他微型文化、國家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養成積極對待其他文化的態度,消除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等偏見與歧視。其面向包括:知識建構、減低偏見、平等教育、內容統整、增能的學校文化。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多元文化教育主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充實知識及自我探究的能力,可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24534 收藏人次:0
穎,物體尖銳的末端。「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囊袋顯露出來。比喻顯露才能,超越眾人。或比喻從囊中逃脫。語本《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 △「毛遂自薦」
創制與複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2
創制與複決權目錄1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2 公民投票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創制與複決權兩者作為人民「直接立法」之方式,創制權屬於「積極的直接立法權」,由人民取代議會制性法規,直接透過投票之方式創設中央或地方的法規,而依據人民所提之法規內容,可劃分為「原則創制」、「草案創制」兩者,而大多數國家則傾向依原則創制。複決權則屬於「消極的直接立法」,當人民反對由立法機關或制憲機關所通過之法律案時,則以投票方式決定該法案是否作為法律或憲法,而複決權亦可簡單劃分為「任擇複決」與「強制複決」等兩類,任擇複決係指公民或相...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31
(6) 季布: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赦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21806 收藏人次:0
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又稱相互教學法,是帕利沙及布朗(Palincsar, & Brown, 1984)根據建構主義而發展的閱讀教學方法。目的是透過師生及同儕的對話和討論,訓練學生四項閱讀策略,以提高學生自我監控和理解文意的能力。 交互教學法四項策略(一)摘要: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二)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三)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四) ...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5
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是敘述二人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詩中描寫一對情竇未開、純真爛漫的小兒女,透過「折花」、「騎竹馬」、「遶床」、「弄青梅」等一連串的嬉戲,編織出一幕幕無憂無慮,甜蜜歡樂的回憶,可看出她和丈夫從小深厚的感情基礎。後來「青梅竹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小就相識的同伴。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