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遭受、遭到。如:「獲罪」。《紅樓夢》第九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幸邀寬宥,待罪邊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遭受。如:「負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遭受、觸犯。《韓非子.五蠹》:「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必去曹,無離曹禍。」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8年歐洲革命以後,普魯士政府開始查禁國內自由因素。1851年,教育部下令取締幼兒園[3]。福氏因此遭受重大打擊,後來由一位伯爵夫人繼續致力於這項推廣工作。1852年6月2日,70歲的福祿貝爾在馬林塔爾住宅的樓上安祥地去世,當時環繞在他身邊的人幾乎沒發覺他已經過世了。床頭懸掛著他最喜愛的拉斐爾的繪畫聖母和聖嬰。因為他在幼兒教育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被稱為幼兒教育之父。教育思想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4]的自發表現,也是幼兒時期最純潔、最神聖的活動。活動本能日後將會逐漸發展成創造本能。因而對兒童...
委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遭受不合理的待遇而感到難過。[例]碰到不如意的事,可以向好友傾吐心中的委屈。 △委曲
人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呂后非常嫉妒,後高祖崩逝,呂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使飲瘖藥,居廁中,稱為「人彘」。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後比喻遭受殘酷迫害的人。《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史臣曰:『人彘之酷,世以為冤。』」也稱為「人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忍受、遭受。如:「挨打」、「挨罵」、「挨餓」。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我如今無鋪無蓋,教我冷難挨。」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慷慨解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不吝嗇的給別人經濟援助。[例]企業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來資助遭受水患的民眾重整家園。
首當其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先受到攻擊,或首先遭遇災難。如:「每當兩軍開戰,夾在中間的城鎮首當其衝,遭受雙方炮火猛烈轟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