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鬱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悶憂愁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心鬱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也作「壹鬱」、「鬱挹」。
|
邑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縣的人。《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異因薦邑子銚期、叔壽、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為掾史,從至洛陽。」
|
下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都以外的城邑。《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冬,築郿」句下晉.杜預.注:「郿,魯下邑。」《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
2.邊遠的縣邑。《南齊書.卷三二.張岱傳》:「張東遷親貧須養,所以栖遲下邑。」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頹而位仆。」
|
蒲邑三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讚許他有恭敬、忠信及明察三善。語本《孔子家語.辯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
|
馬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縣。相傳秦代為防止胡虜入侵,在此地築城防禦,但城屢建不成。某日有馬在此地重覆奔走,當地軍民,於是就依照馬跡來構建城池,終於築成,故稱為「馬邑」。
|
伯邑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文王的長子。《禮記.檀弓上》:「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
|
新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的都城。《文選.潘岳.西征賦》:「于斯時也,乃摹寫舊豐制造新邑。」唐.李嶠〈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詩:「故臺蒼頡里,新邑紫泉居。」
|
家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大夫的采邑。《周禮.地官.載師》:「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
林邑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名。日本舞樂之一,日本舞樂分別為二類,源於唐、天竺、林邑者稱為「左舞」或稱「左方」;源自三韓、渤海者稱「右舞」或稱「右方」。林邑原為七世紀越南南部地方的國名,因林邑僧佛哲的傳入,在天平八年(西元736),成為日本舞樂名稱。大同四年(西元809)雅樂寮設有林邑樂師,屬左方唐樂,收錄有《林邑亂聲》、《菩薩》、《迦陵》、《胡飲酒》、《蘇莫者》、《拔頭》、《陪臚》、《輪鼓褌脫》、《劍氣褌脫》、《安摩》、《二之舞》、《陵王》、《萬秋樂》等曲,根據高楠順次郎的說法,前八曲為「林邑八曲」。
《民俗藝能辭典》、《日本舞踊辭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