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陳著〈與孫主簿書〉:「今春二月,四境不靜,鄰震孔迫,不免挈家入山。未幾,邑吏輩乘時相脅,所藉為半歲計者,盡粥而應之無遺,……捉襟見肘,徒累有識者之所憫悼。」
|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時僕1>,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2>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3>及楚4>平5>,華元6>為質7>,盟曰:「我無爾8>詐9>,爾無我虞10>。」 〔注解〕
(1) 僕:御也,就是駕車。
(2) 子反:即楚主將公子側(?∼西元前575),春秋時楚國人。事莊王為司馬。晉楚邲之戰時,為將,大敗晉師。晉人伐...
|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ān釋義︰即「朝三暮四」。見「朝三暮四」條。
01.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序〉:「加以從梁至周,郡邑割據,更名易地,暮四朝三。」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意取尖新》:「其實『尖新』,即是『纖巧』,猶之暮四朝三,未嘗稍異。」
|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1) 衛:衛鑠(西元272∼349),字茂猗,東晉河東安邑人,汝陰太守李矩妻。工書法,尤擅隸書,師法鍾繇。王羲之少時曾跟他學書法。
(2)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3) 洞精:流利精妙。
(4) 遒媚:形容書法秀美而強勁有力。遒,音ㄑ|ㄡˊ。〔參考資料〕 晉.王羲之〈雜帖〉(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二四.王羲之》引)獻之字子敬,少有清譽,善隸書,咄咄逼人。
|
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大。《書經.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
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兼有介詞加代詞的功能,相當於「於此」。《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一三五.歷代二》:「君臣之變,不可不講。且如霍光廢昌邑,正與伊尹同。然尹能使太甲『自怨自艾』,而卒復辟。」
|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以釣虛譽者殊科6>。夫表德章義,所以率世厲俗,聖王之制也。其賜弘後子孫之次見為適者,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詭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
美輪美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蘇伯衡〈上梁文.康都督府上梁文〉:「廣積基而龜蓍協從,營丕搆而燕雀相賀。坊連建業,地直秦淮。擅面勢之雄,攬江山之勝。美輪美奐,人誇京邑之增輝;宜室宜家,我見子孫之逢吉。」
|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魯國陬邑人,魯定公時為大司寇,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權臣季桓子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顏淵是其中最賢能特出的一位。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綱領,及治學的方式。〈子罕〉篇載,顏淵感嘆道:「老師善於誘導人循序漸進地為學向善,他讓我廣求學問,行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而且注重教學方法,按著每個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