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17 ms
共 1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鄉。如:「咱倆是老鄉」。
|
鄉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里中有學問、有道德或作過官的人。甚受鄉里中人的尊重。
|
芎林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竹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入鄉隨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適應環境,隨遇而安。參見「入鄉隨鄉」條。《五燈會元.卷一二.大寧道寬禪師》:「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
鄉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下的村落。《儒林外史》第一回:「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頑耍。」《紅樓夢》第三九回:「劉姥姥吃了茶,便把些鄉村中所見所聞的事情,說與賈母。」
|
夢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境。指在睡夢中。如:「他累了一天,上了床很快就進入夢鄉。」
|
子產不毀鄉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國執政者公孫喬,字子產,對輿論從不肯加以任何干涉。鄉校是養老而兼校射的地方,人民經常聚集其中,議論政治,然明勸子產拆毀鄉校以防止批評,子產認為不可,並說出一段開明而合理的議論。事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子產說:「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他。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文中將批評者當做自己的老師,作為改善政策的依據。並且認識到,壓制民怨就如同防川,不如用小決口宣洩引導為宜,可將謗言當成藥石治療自己的錯誤。此時孔子十一歲,多...
|
同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鄉里或同籍貫的人。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三國演義》第五二回:「將軍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鄉。倘得不棄,結為兄弟,實為萬幸。」
|
背井離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元.關漢卿《漢宮秋》第三折:「背井離鄉,臥雪眠霜。」也作「離鄉背井」。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