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光同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鋒芒內斂與世無爭,而與囂雜塵俗相融合。語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稜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鋒芒畢露。如:「他為人內斂嚴謹,表面不露稜角。」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向陳餘分析情勢,認為韓信在短時間屢建奇功,乘勝進攻趙國,士氣旺盛,鋒銳難以抵擋,趙軍應先避開漢軍的鋒芒,不宜正面交戰。而漢軍千里行軍,糧草輸送若是有所遲延,將是其最大的弱點。由於井陘口道路狹隘,車馬不能並行,因此補給的輜重車輛必定落於大軍之後。因此,李左車向陳餘建議,由他帶領三萬人馬從小徑奇襲漢軍補給部隊,斷其糧道,這樣韓信必被趙軍打敗。但是陳餘沒有採納李左車的建議,最後終被韓信用計所敗,斬於泜水之上。「銳不可當」這個成語,或許就從這裡的「其鋒不可當」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無法阻擋的威猛氣勢。出現「銳不可當」的書證如《宋史.卷三二六.侍其曙列傳》:「契丹主曰:『其鋒銳不可當。』遂引眾去。」
有稜有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古華《芙蓉鎮》第四章:「十分強調培養有稜有角的女接班人。」 2.語譯 比喻為人有鋒芒,有主見。也形容臉色嚴峻。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稜角分明 相反詞八仙桌子 5.例句 他個性有稜有角的,相當難共事。
大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揣測估計,表示極有可能。《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暝之時多。」《紅樓夢》第五八回:「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關羽威震華夏。 敗走麥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許都|許遷都避關羽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而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救援樊城的徐晃開始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
賈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賈誼發表了著名的《過秦論》,指出秦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震動滿朝文武。【少年得志,鋒芒畢露】賈誼21歲就當上了博士,深得漢文帝賞識,一年後又被提升爲太中大夫,和許多悲劇性人物一樣,鋒芒畢露,難免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埋下了隱患。另外,賈誼雖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權衡輕重,從他人的利益出發,迫不及待的提出許多改革措施,賈誼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以代替秦制。漢文帝打算擢升賈誼並採用他的方案,遭到官僚與王族階層反對,只得作罷不考慮現...
堂堂正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力」,指避免長途遠征,休養生息以迎戰疲憊不堪的敵軍;所謂「治變」,則指當敵軍軍容整齊壯盛時,應避其鋒芒。其中對於「治變」一項,孫文原云:「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處「陳」同「陣」,是陣容的意思。「正正之旗」、「堂堂之陳」就是用來形容嚴整壯盛的軍容。後來「堂堂正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如宋.陳亮〈酌古論四.李靖〉:「其陣堂堂,其旗正正,此非正兵不能然也。」也是用來形容軍容之壯盛。但除此之外,還見有另外的引申義,如清末劉鶚撰著的小說《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其中「堂堂正正」則是用來形容光明正大,此亦為現今使用的語義。
穎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我放進袋子裡,如果早點有這樣的機會讓你把我放進袋中,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而是早就顯露出才能,鋒芒畢露了!」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讓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會談,從早上到中午,都還沒有結果。毛遂於是持劍走到楚王面前,極力說明趙、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係。楚王終於被說服,答應趙國願意出兵援救。於是兩國當場歃血為盟,誓守聯合抗秦的盟約。毛遂這次不僅幫平原君完成任務,也為國家立下了功勞,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為上賓。後來「脫穎而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顯露才能,超越眾人。或比喻從囊中逃脫。
米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勒於西元1814出生在靠近諾曼第海岸的小農村,家族世代務農,儘管眾人早已發現米勒很小就展現了藝術的鋒芒,卻因為家中的經濟狀況不佳,身為長子的米勒只好辛勤地幫助父親耕田,而無法去學畫,直到十八歲時才一圓學畫的夢想,並於西元1837年 (23歲),獲得瑟堡市的獎學金,前往巴黎深造。米勒首先在印象派畫家戴拉勞西門下學習,在此期間與一位諾曼第的姑娘結婚,然而好景不常,一向發放不穩定的獎學金在第二年期滿,妻子在婚後三年更不幸死亡,米勒迫於生計只好將畫風改變為「洛可可」的形態,創作些裸女、代有華麗資產階級氣息、小型神仙畫,以迎合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