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顯露頭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嶄露鋒芒、嶄露頭角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文》)。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薦禰衡表》力薦青年才士禰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見",稱讚禰衡"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盛誇他"飛辯騁辭,溢氣坌湧,解疑釋結,臨敵有餘";《與曹公論盛孝章書》引經據典,反復論證,從人情友道、宰相惜賢等方面諷諭曹操解救被孫權圍困的盛孝章,義不容辭;至於諷刺曹丕納袁熙妻為妾,比喻為"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論,分析百耑,有所發擿,不避上聖,漢得一人焉,足以振恥,至於今亦尟有能逮者也。」但也說他:「然善為鋒芒摧陷,而無樞要足以持守,惟內心之不光熲,故言辯而無繼。」二十世紀後半以來,由於王充的批判性文風與唯物色彩特別受到青睞,正面的評價幾已呈一面倒的局勢。《論衡》一書,由青年寫到老年,應是他一生心血所聚。上虞烏石山(今上虞章鎮濱筧槍山)有王充墓。《論衡》一書的精神在「疾虛妄」(〈佚文〉)。疾虛妄,疾的是「起眾書並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也」(〈對作〉)。漢朝是個讖緯符錄盛行的朝代,王充由於看到了世傳儒書充斥著荒謬,民間言談充斥著...
吳越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上闔閭之弟夫概奪國,楚才得以復國。之後,吳不斷侵入楚國,楚不得不遷都於鄀(湖北宜城縣),以避吳國鋒芒。西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機攻擊越國,為勾踐所拜,闔閭負傷而王。子夫差(在為西元前495~473年)繼位,誓志為父報仇。西元前494年,夫差率精兵攻越,圍勾踐漁會稽山。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從此,夫差北上中原,制魯攻齊,終於在西元前482年,與諸侯會盟於皇池(和南封丘縣),吳的聲勢達到顛峰。另一方面,越王勾踐為雪會稽之恥,得賢人范蠡的輔佐,與民共甘同苦,逐漸恢復國力,乃乘夫差率精銳北上黃池,與...
筆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法筆畫的稜角、鋒芒。宋.姜夔〈續書譜〉:「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一九.書訣.唐太宗筆法訣》:「趯須存其筆鋒得而出,策須仰策而收。」
蘇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宋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為文雄拔簡古,平實中見鋒芒,是北宋散文家之一。歐陽修上其所著書,除校書郎。著有《嘉祐集》。
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強過、勝過別人。[例]英氣逼人、鋒芒逼人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歡樂,而且還不著痕跡參與了一些軍國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為皇夫分憂解勞。  唐憲宗執政之初,由於鋒芒淩利,對藩鎮採取強壓手段,引起藩鎮紛紛的不滿。後來番邦犬戎侵犯大唐邊境,憲宗對藩鎮施以寬柔政策,不但抵禦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興。憲宗之所以能及時轉變態度,除了大臣的建議外,重要的還是靠秋娘枕邊風的吹拂,她以一顆女性的柔愛之心,感化著鋒芒畢露的唐憲宗。  國家太平後,手下有大臣勸諫唐憲宗用嚴刑厲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動亂,這建議...
不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成,不能實現。三國魏.曹丕〈與鍾大理書〉:「求之曠年,不遇厥真,私願不果,飢渴未副。」《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不露圭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圭角,圭玉的稜角,比喻鋒芒。不露圭角指才華內斂,不露鋒芒。《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冶長下》:「如甯武子雖冒昧向前,不露圭角,只猝猝做將去,然少間事又都做得了,此其愚不可及也。」也作「不見圭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