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符合律。詩詞歌賦中,於相當的句末以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使音調和諧優美,稱為「協」。《紅樓夢》第四○回:「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協,錯了的罰一杯。」
2.今與古不同,以今音讀古,多不能諧。北周沈重作《毛詩音義》,創協之說,隨意將某字臨時改讀某音,以求和諧。至明末陳第始用語音演變的道理加以反駁,認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今不協,正是語音演變的證據,不能任意隨文改讀。應求古,以證其和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致的事。如:「風流事」。
初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障礙音障礙比簡單的發音問題要來的更複雜且普通。語言治療師有時會對不熟悉這個名稱的父母說,他們的孩子有有中度或重度的發音問題。音障礙是指孩童在理解聲音系統以及說話規則方面有困難,對一般孩童不用學習就能學會的,語言治療師會用標準化的說話測驗,以及臨床觀察來診斷音障礙。有音
陰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聲學術語:(1)廣義指無鼻音尾的母,與陽聲相對。如中古書中的支、脂、之、質諸。(2)狹義指無鼻音,亦無清塞音的母,如上述諸中的支、脂、之等。也稱為「陰聲」、「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的收尾部分。如母ai、ei的i,母an的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文作詩,講求句中音調或句末腳和諧,稱為「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於字句,氣力窮於和。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
古代贈答詩中,依仿他人詩的腳,甚至次第,作詩回贈。其中分有依、次、用三種方式。清.徐師曾《詩體明辯序說.卷一四.和詩》:「按和詩有三體:一曰依,謂同在一中而不去用其字也;二曰次,謂和其原而先後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謂有其而先後不必次也。」
〔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凡5卷,宋陳彭年、邱雍等編,全名〔大宋重修廣〕。
  該書編纂於宋真宗景德4年(1007)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是根據前代的各種書,如隋陸法言〔切〕、唐孫緬〔唐〕,以及當時流行的各種字書、類書、姓氏書等材料綜合編製而成的。
  全書收字凡26,194個,注文都191,692字,引用的文獻共計277種。其中有些引用書是〔隋書.經籍志〕、〔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等目錄書所失載的。
  此書體例是以四聲為綱,以目為經。具體的作法是,首先按聲調分為5卷,卷1上平聲、卷2下平聲、卷3上聲、卷4去聲、卷5入聲;其中平聲又因字多的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詩皆用,或偶句尾字相協,或全首每句末字皆協,其相協的腳,稱為「詩」。
2.作詩者翻檢的書,一般指平水
3.詩的風。唐.白居易〈繼之尚書自余病來寄遺非一又蒙覽醉吟先生傳題詩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謝〉詩:「交情鄭重金相似,詩清鏘玉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詩詞時在中途更換腳。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二.古詩用之法》:「轉之始,亦有連用隔用之別,而錯綜變化,不可以一體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