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激動心情。又為了表示北方戰情的緊張,詩人在「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二句中,運用了緊湊的韻律:「直」、「北」押韻,「關」、「山」疊韻,「金」、「鼓」雙聲,「震」與下句的「征」雙聲,造成聲律節奏緊密的效果。詩人亦善於運用句子節奏來表達感情。七律的句子節奏多為 4:3 ,但詩人在第二首卻末句卻使用 2:5 的節奏,表達出驚的感情。詩歌前六句寫作者心念長安,思緒在長安與夔州間往還,仿如置身夢幻之中。但最後兩句「請看 / 石上藤蘿月,已映 / 州前二月花」,便以 2:5 的節奏,打詩人的美夢打破,表達出詩人從夢幻中驚...
中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乎音節、韻律。《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淮南子.氾論》:「譬猶師曠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
僑光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英文名稱2 特色3 學院系所4 校史5 未來發展特色6 交通資訊7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特色優勢1.優美的環境:全校教室及宿舍,設有冷氣及無線網路設備。另尚有專業的健身房、撞球室、桌球室、韻律教室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大型籃球場。2.豐富的生活:校內不定期邀請明星舉辦演唱會、漆彈比賽、嘉年華會及啦啦隊比賽 等來豐富您的生活。3.交通便利:距中港、中清交流道兩公里,台中客運、仁友客運及台中市高潛力公車均有直達本校之路線。4.吃住便宜:位於逢甲商圈內,上百家既便宜又...
協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符合韻律。詩詞歌賦中,於相當的句末以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稱為「協韻」。《紅樓夢》第四○回:「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協韻,錯了的罰一杯。」
心智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圖(Mind Mapping )又稱心智地圖、腦力激盪圖、思維導圖、樹狀圖、概念地圖等,為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家托尼·博贊(Tony Buzan)在1970年代初期所發展出的圖像筆記方法,其運用到全方位的左右腦功能,包括右腦的韻律、空間、色彩、幻想、整體,以及左腦的表單、文字、數字、行列、順序、邏輯。心智圖是以圖像為主的思考方式,將主題放置在中間,由中心向外發展成放射狀之相關聯想,因其外觀與人類的心臟、血管相類似,故稱為『心智圖』。心智圖在種類上可分為:聯想心智圖、分類分層心智圖兩種註1。聯想心智圖用來做事物聯想的...
疊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同兩字構成的詞。如匆匆、潺潺等。如:「運用疊詞可加深文句的韻律。」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色等方面都有了不同於中國舊體詩的改革性創新。詩作完全放棄了中國格律詩的規則,在行數、每一行的字數和韻律上,都無拘無束,任憑作者的情感自由發洩,大量使用驚歎號和反復句,將詩人青春澎湃、渴望反叛的浪漫主義激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的《匪徒頌》、《天狗》、《地球,我的母親》和《鳳凰涅磐》,發表時都引起不同程度的震動,傳誦一時。由於這是「新文學運動」興起以後的第一部能引起讀者廣泛注意的自由體詩集,郭沫若也就因此被推許為中國現代詩歌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 郭沫若:《沫若自傳》第一至四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崔榮昌:《四川方...
十色五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光十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賦」是傳統文學體裁之一,形似散文,但內含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魏晉南北朝時,因應新興的駢偶文風而發展出「俳賦」,此體多採四六對仗的句式,講求嚴格的平仄音律,並喜用典故。江淹為當時著名作家,〈麗色賦〉即其作品之一,內容描繪一位絕色美女的容貌、姿儀。其中一段,文曰:「其始見也,若紅蓮鏡池;其少進也,如綵雲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陸離。」大意是:初見佳人,如見生長於無波如鏡之池中的紅蓮,佳人一動,則如絢爛的雲彩自崖間飄出,色彩鮮麗,燦爛奪目。短短數語,即生動呈顯了麗人的綽約風姿。後來「五光十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沙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顯現人類心靈、藝術的語言、文字。 詩人是人類心靈的歌手、代言者。詩人是社會的良心。詩是大自然的優美韻律。詩是人類跳動的脈搏。詩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空氣。兒童詩是天籟。詩是表現生命的火花。 著作 著作:◎詩集:《太陽的流聲》、《河品》、《空洞的貝殼》。◎散文集《沙白散文集》等。
倒置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句子的各組成部分次序顛倒,以求韻律的諧和,或加強語氣或修辭的效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