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領域、淵藪。如:「苦海無邊」、「學海無涯」。宋.陸游〈休日感興〉詩:「宦海風波實飽經,久將人世寄郵亭。」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妹子經了許多風波,又有誰人聘他。不如招贅那漢子在門,兩全其美,省得傍人議論。」
一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據《全唐詩.卷四四六.白居易》引)鬢毛不覺白毿毿1>,一事無成百不堪2>。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注解〕 (1) 毿毿:音ㄙㄢ ㄙㄢ,毛髮細長的樣子。 (2) 堪:能忍受,能承受。
軒然大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揚壯大的波濤。語出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後用「軒然大波」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傲、莊嚴的樣子。如:「道貌岸然」。宋.黃庭堅〈定風波.萬里黔中一漏天〉詞:「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氣猶岸。」
心驚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àn釋義︰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 01.明.陸采《懷香記.第二七齣》:「可憐平地風波變,天那好苦,霎時間膽驚心戰。」 參考詞語︰膽顫心驚注音︰ㄉㄢˇ ㄓㄢˋ ㄒ|ㄣ ㄐ|ㄥ漢語拼音︰dǎn zhàn xīn jīng釋義︰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 01.《通俗常言疏證.心意.膽顫心驚》引《拜月亭記劇》:「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韶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光。宋.歐陽修〈定風波.過盡韶華不可添〉詞:「過盡韶華不可添,小樓紅日下層簷。」明.陳子龍〈點絳脣.滿眼韶華〉詞:「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梁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婦孺以梁稱之。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夫女為男飾,乖矣。然始終不亂,終能不變,精神之極,至於神矣,宇宙間何所不有,未可以為證。明,馮夢龍《情天寶鑒》: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嘗同學。祝先歸,梁後...
料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風冷。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詞:「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寒風料峭透冰綃,香爐懶去燒。」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二九.詩》引)1>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是時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初立,近以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今雖小安,然服教日淺。……愚以為此郡宜依遠域新邦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