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竹節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竹節蟲科。身體、觸角及腳均細長,呈綠或褐色。可隨不同的光、溫度與溼度而改變體色,並以此自衛。以植物的葉片為主食,蜥蜴、鳥類及蜘蛛均為其天敵。因體節分明,酷似竹子而得名。
鴕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會築巢,而且孵卵的任務也主要由雄鴕鳥來承擔,反而是鴕鳥媽媽孵卵的時間很短,主要的原因是鴕鳥爸爸的體色比母鴕鳥的體色要深,比較不容易被敵人給發現。另外鴕鳥蛋也是鳥蛋中的巨無霸,質地非常堅硬,就算是一個成年人站在上面,也不容易輕易經他踩破,大約每顆蛋長15-20公分,重1公斤~1.8公斤。 被馴服的鴕鳥現在很多人在牧場上飼養鴕鳥,因為牠們很容易被馴服,被馴服後的鴕鳥非常溫馴聽話,又可以騎,也可以用來拉東西,羽毛又大又漂亮,還能用來裝飾。甚至有非洲土...
非洲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象科。耳大、獠齒發達,體色黑,性情粗暴,分布於非洲地區。
白尾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cura 基本資料分類:燕雀目,鶇科別名:紺鶲體長大小:身長十六公分,翼長約九公分 型態特徵雌雄體色互異,亞成鳥羽色似成鳥,但全身有淡色斑點,嘴及腳皆為黑色。雄鳥 - 全身大致為黑藍色,額及前頭兩側銀藍色;尾上覆羽及尾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基部白色;小、中覆羽銀藍色;臉、頸側、喉至前頸黑色,尾下覆羽白色。雌鳥 - 背面大致為橄欖褐色,尾羽外側基部白色;腹面大致為橄黃色;喉至前頸羽色略淡,尾下覆羽黃褐色。 生態習性為台灣特有亞種,普遍分布於海拔一千至兩千三百公尺的中海拔山區之濃密森林中,喜好單獨在較潮濕陰鬱的闊葉森林或溪流...
獼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面無毛,呈淡紅色,嘴巴突出。體色灰褐,性躁好動。聰明、表情變化豐富。為群居、晝行性動物。在獼猴的群居中,會有一隻最強壯的公猴來統治猴群。種類眾多,多產於亞洲。如臺灣獼猴。 △沐猴、猴猻、猢猻 ◎
燕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二十公分<註1>別名:土燕子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註2> 型態特徵雌雄體色一樣,有冬夏羽之分,幼鳥體色較灰,體背部的羽毛顏色呈鱗片狀。夏羽 - 嘴喙黑色,基部內側紅色;體背部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眼周圍白色,臉頰及頸側至胸部黃褐色;腹部以下白色。冬羽 - 羽色與夏羽無太大差異,但嘴喙基部變黑色,喉部淡褐色,外圍的黑圈變得不明顯。 生態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海岸附近之砂石地或內陸的溪床等開闊區內。以類似燕子的...
石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牠,並且常見於水流湍急的溪流中。3. 姬石蠶蛾:這類石蠶蛾有黑色、白色或灰色斑駁的體色,並且身上也著濃密的毛。同時也是本科中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一個屬,共有一百五十種。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石蠶蛾英文關鍵字:caddisflies 參考書目註1:昆蟲大圖鑑:用複眼看奧妙的大千世界,丹比凱爾著,明天國際出版,2008,頁226-227。註2:昆蟲圖鑑:昆蟲、蜘蛛和其他陸棲性節肢動物,喬治麥格文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頁156。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蛺蝶科蝴蝶的泛稱。前腳退化似毛刷,只能藉中、後腳步行。翅表有白、黃或褐色斑紋,翅下有暗淡的保護色。多數幼蟲體色鮮豔,身上多棘刺、瘤狀突起。已知種類約四千多種,臺灣較常見的有擬蛺蝶、琉球紫蛺蝶等。[例]蛺蝶因為前足退化,只用中、後足步行,所以又稱為四足蝶。
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硬骨魚綱鬥魚科。左右側扁,口小吻短,眼睛大。魚鰓可以在水中、空氣中吸取氧氣。多棲息在池塘或沼澤裡。雄魚善鬥,交配期間身體變成紅色,負責保護魚卵。[例]鬥魚的體色鮮豔,是常見的觀賞魚類。 ◎
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雜食性昆蟲,兼具草食和肉食性兩種食性。 條薊馬因為某些種類的食性,所以又稱為捕食性薊馬,這類薊馬的體色多為黃褐色或黑色,身體的橫切面大都是圓形。薊馬分布全世界,尤其是溫帶地區:棲居在寄生植物上,特別是各類棲地中的花朵中。多數的條薊馬都會獵食小昆蟲,不過仍有一些種類只以花粉粒維生。多數種類的雌蟲有鋸子狀的產卵管,都將卵產在寄生植物的組織裡。(註2) 管尾薊馬管尾薊馬的體型比其他科薊馬的體型大且較為短粗,其腹部有一個管狀的尖形末端。多數種類的體色都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