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4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間打獵。《廣韻.平聲.蕭韻》:「獠,夜獵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東廡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
森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陰森寒冷的樣子。唐.無名氏《李暮》:「水木森然,髣髴如有鬼神之來。」《紅樓夢》第一○一回:「只覺身後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不覺頭髮森然豎了起來。」
學步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邯鄲學步」。見「邯鄲學步」條。01.《漢書.卷一○○.敘傳上》:「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02. 《周書.卷四七.藝術列傳.趙文深》:「及平江陵之後,王褒入關,貴遊等翕然並學褒書,文深之書,遂被遐棄,文深慚恨,形於言色。後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潘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怳如或存。回遑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隟來。晨溜承簷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獨無李氏靈。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東廡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
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隱山林的人。《文選.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髴。」唐.韋應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利鎖名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世外桃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陶潛〈桃花源記〉(據《陶淵明集.卷六》引)晉太元1>中,武陵2>人,捕魚為業。緣3>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4>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5>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6>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7>。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8>,土地平曠9>,屋舍儼然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11>,雞犬相聞1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3>。黃髮14>垂髫15>,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16>還家,設酒殺雞作食1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