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為政》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一種個人主義的學說,為戰國時楊朱所主張。 (3)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著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4)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5) 摩頂放踵: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摩,通「磨」,磨損。踵,音ㄓㄨㄥˇ,腳後跟。見「摩頂放踵」。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公甫文伯,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 (2)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3) 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妻所生的兒子。同「嫡」。《左傳.文公十八年》:「殺適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公羊傳.隱公元年》:「立適以長,不以賢。」漢.何休.注:「適謂適夫人之子。」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的創立者。孔子為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到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後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
一板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世界.卷六》如今的時勢,就是孔聖人1>活過來,一板三眼2>的去做,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 〔注解〕 (1) 孔聖人: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板三眼:指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節拍清楚,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板、眼,傳統戲曲中表示音樂的節拍名稱,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敲擊的強拍為「板」,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長勺:春秋魯地,為殷遺民長勺氏所住的地方,地在今山東省境內。 (3) 劌:曹劌,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事莊公。齊魯會於柯,曹劌曾以匕首劫齊桓公,迫使歸還其戰時所失各地,因而立下大功。《史記》作「曹沬(ㄇㄟˋ)」。劌,音ㄍㄨㄟˋ。 (4) 馳:驅車追擊齊師,乘勝追擊之意。 (5) 轍:音ㄔㄜˋ,車輪駛過的痕跡。 (6) 克:戰勝。 (7) 故:緣由、原因。 (8) 靡:音ㄇ|ˇ,倒。此處「旗靡」引申為兵敗潰散的意思。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思:考慮多次。此「三」未必實指。 (3) 子:即孔子(西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4) 再:思考兩次。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子罕》顏淵1>喟然2>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解〕 (1) 顏淵:西元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亦作「顏子淵」、「顏回」。 (2) 喟然:嘆息、嘆氣的樣子。喟,音ㄎㄨㄟˋ。 (3) 循循然善誘人:指循序漸進的引誘教導別人。見「循循善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