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樟樹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不規則狀,灰色至黃棕色,具有灰色邊緣,1–2厘米寬。於葉片上下表皮皆會產孢。子座小或可達25微米寬。外部具有二級菌絲:菌絲淺橄欖色,1.5–3微米寬,由氣孔或是叢生孢子梗基部長出,側邊形成二級分生孢子梗,平鋪,具分隔,具分支。初級分生孢子梗可達16根成束,淺橄欖色,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0–2個分隔,少分支,頂端圓滑或略鈍,10–35×3–4微米;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針狀至圓筒針狀,彎曲或波浪狀,半透明至十分淺的橄欖色,具3–8個不明顯分隔,頂端略尖細至略鈍,基部截斷或半截斷,30–75×2.5–3.5微米;孢子痕不明顯。
|
蟲屎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角狀或不規則形,寬0.5–3毫米寬,中央深褐色,具寬黃色邊界。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外部有二次菌絲體,其菌絲半透明至淺橄欖色,2–2.5微米,具隔膜,分枝狀,沿星狀葉毛向上爬,由二次分生孢子梗末端和側面長出。子座由幾個褐色細胞組成。分生孢子梗2–8跟聚集成束,或從二次菌絲上單獨出現,灰橄欖色至淺橄欖褐色,筆直,無分枝,無膝狀彎曲,0–2個隔膜,頂端圓形或截錐形。初級分生孢子梗20–65×3–4微米,二次分生孢子梗較短或可達10微米;分生孢子痕不明顯。分生孢子圓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半透明至淡黃橄欖色,2–12個隔膜,頂端鈍狀,基部近截形至倒圓錐形截斷,25–130×2...
|
假苜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被細毛。三出葉,頂小葉倒卵形,長 7-10 mm,先端凹形。萼片5深裂。花瓣黃色。莢果圓球形,被毛,徑約4 mm;種子2粒。
|
直毛假地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莢果具有直毛。
|
臺灣假糙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5-18 cm,寬2-5 cm,基部漸狹或長楔形帶翼下延,先端漸尖,明顯鋸齒緣,表面疏被微毛,背面被腺點;葉柄長1-4 cm。
|
假禾弄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弄蝶。軀體纖細,背側泛黃褐色之暗褐色,腹側灰白色。前翅外緣稍呈弧形;後翅近扇形。翅背面底色暗褐色。前翅中室端常有一只小白斑點;M1、M2、M3及Cu1室有一小白斑,在雄蝶M1及M2斑常減退、消失;Cu2室中央有一模糊黃白斑,在雄蝶常消失。R3至R5室各有一小白點,但常部份消失。後翅無紋。翅腹面底色泛黃灰色之褐色,除了前翅之白斑外,後翅有數只細小白點。緣毛黃白色混褐色。
|
桉葉藤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片上表面病斑不明顯。主要於葉片下表面產孢,暗橄欖色,散佈狀,受葉脈限制,1–6毫米寬,會幾乎覆蓋葉面。無或稍具子座。分生孢子梗無束狀或呈現鬆散的束狀,橄欖褐色,寬度不一致,具有明顯多分隔,隔膜處收縮,呈現波狀或膝狀彎曲,頂端鈍圓錐形,35–130×3.5–6微米。分生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橄欖色,圓筒狀,棍棒狀,較長的孢子略成倒棍棒狀,筆直或多種彎曲狀,2–12個隔膜,隔膜處略為隘縮,頂端寬圓形,基部截斷倒圓錐形,20–85×4–7微米。
|
前棘假革單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清哲2012年4月於南部墾丁海域發現的新紀錄種。
|
紫珠生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角形至不規則狀,受葉脈侷限,1–3厘米寬,經常互相融合,紅棕色,中央顏色較淺。上下葉表皆會產孢。子座小或可達30微米,棕色。分生孢子梗可達30根密集叢生,淺橄欖棕色,顏色均一,圓筒狀,0–2個分隔,分隔處不隘縮,無分支,0–2個膝狀彎曲,頂端圓滑或半截形,15–40×3–4微米;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圓筒針狀,少數呈線形,略筆直或彎曲,5–12個分隔,頂端略鈍或圓滑狀,基部半截形或截形,50–90×3–4微米;孢子痕未加厚。
|
桔梗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下葉表皆會有病斑,病斑角狀且受到葉脈限制,寬2–6毫米,暗灰色,有時具有不明顯的深褐色邊緣。主要於葉背產孢。子座缺乏或僅為數個褐色的細胞。分生孢子梗2–10根聚集成束,由葉片氣孔突出,圓柱形,3–5個隔膜,隔膜處隘縮,具有分支,偶爾呈膝狀彎曲,頂端近截形,50–210×4–5.5微米,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圓筒至倒棍棒狀,灰橄欖色,略為筆直或稍彎曲,3–9個隔膜,頂端微鈍,基部短倒圓錐形截斷,孢子痕不增厚,27–80×3–4.5微米。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