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苜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被細毛。三出葉,頂小葉倒卵形,長 7-10 mm,先端凹形。萼片5深裂。花瓣黃色。莢果圓球形,被毛,徑約4 mm;種子2粒。
|
枝梗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棕色,角狀,受葉脈侷限,0.5–5厘米寬,經常互相融合。於葉片下表皮產孢。無子座。分生孢子梗2–6根成束,黃棕色,朝頂端顏色漸淺,圓筒狀,筆直或彎曲,偶在頂端產生分支,3–7個分隔,分隔處有時隘縮,頂端鋸齒狀或邊緣波浪狀,具有未增厚的產孢痕,60–90×4–5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狀至紡錘狀,筆直或稍彎曲,半透明至很淺的橄欖色,1–4個分隔,多為2–3個分隔,頂端尖細或略鈍,基部倒圓錐或短的倒圓錐形截斷,15×4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
野百合生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病斑或不明顯。於葉片上下表皮皆會產孢,不明顯。外部有二級菌絲:菌絲淺橄欖棕色,具分隔,具分支,2.4–4微米寬。無子座。初級分生孢子梗2–8根聚集成束,橄欖棕色,筆直或彎曲狀,單支或分支,1–5個分隔,分隔處隘縮,0–2個膝狀彎曲,頂端圓滑狀,36–149×4.8–7.8微米;孢子痕可見但未增厚。二級單獨由外部菌絲長出呈分支狀,1–3個分隔,無膝狀彎曲,頂端圓滑狀,36–48×4.5–7微米。分生孢子淺橄欖棕色,針狀至圓筒或倒棍棒圓筒狀,筆直至波浪狀,5–12個分隔,頂端圓錐狀或圓滑狀,基部倒圓錐截斷,10–134×3.5–5微米。
|
帝汶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角狀至圓形,散佈,寬2–8毫米,黃棕色至黑褐色,邊界不明顯,偶爾有凹陷或突起病徵。主要於葉背產孢。無或有微小子座,填於氣孔開口,棕色。分生孢子3–12根聚集成束,淡橄欖棕色,朝頂端漸灰白漸細,0–2個隔膜,少有分枝,無或稍膝狀彎曲,頂端截錐形的,5–50×3–5微米。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棕色,圓筒倒棍棒狀,短的孢子為圓筒狀,筆直至稍彎曲,2–12個隔膜,頂端鈍狀,基部倒圓錐形至倒錐形截斷,20–100×2–4微米。
|
假視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體觀察時,由於被觀察物體或觀察點移動,所產生物體離開其真實位置之視位移。
|
假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以為是、自作聰明。
|
假柚葉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長2-3 cm,寬8-10 cm,側脈平行;葉柄長4-8 cm,扁平。
|
假千日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草本,株高10-20公分;莖平臥或斜上,分枝多,密被白色柔毛;單葉,對生,長橢圓形,長3-6公分,寬1-2公分,先端鈍或具小尖凸,兩面均被白色柔毛,以葉脈和葉緣為多;穗狀花序,頂生,無花梗,銀白色,花朵密生,具有多數長綿毛;兩性花,每1朵花外圍包覆2-3片小苞片,花被片5枚;雄蕊5枚,花絲基部合生成筒狀,花藥在成熟時會露出小苞片;胞果扁平,成熟後不開裂。
|
假想赤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橢球體上除赤道外作為量測與緯度相類似角度之參考線。
|
楤木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受葉脈限制,1–5毫米寬,淡黃棕色,具黃色暈環。產孢於葉片下表皮。不具有子座。分生孢子梗聚集成束,淺至中度的橄欖色,顏色一致,略直或稍彎曲,寬度不一致,單一或分枝,多分隔,少有膝狀彎曲,頂端呈圓滑或圓錐鈍狀,150–200×3.5–6微米。分生孢子成橄欖或橄欖棕色,倒棍棒狀或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有時呈S型,2–10個分隔,頂端圓滑鈍狀,基部倒圓錐形的截斷,30–75×4.5–6.5微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