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斑巨鞭尾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lopistes maculatus (Gravenhorst, 1838)
頭部具大型鱗片,身體亦略成平貼,腳趾相當修長,體背顏色以深褐色為主,其餘包括頭部及尾部則是以灰色為主,其中並夾雜許多黑色及淺色之不規則斑點,全長最大可達1公尺。
南美洲之厄瓜多到祕魯。
僅知此蜥為日行性,生活於沙漠等乾燥地區,其他生態資料則不詳。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鞭尾蜥科(Family Teiidae),Whiptails
|
雜色短尾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odus multicolor
體長11公分。喙細直,紅色。頭、後頸至背上和尾羽為綠色,胸、腹部白色,體側為淡粉紅色,喉部有明顯的紅色斑塊。幼鳥喉部沒有紅色斑塊。
分布於古巴和皮諾斯島(Isle of Pines)。
棲息於長有灌叢的河谷、山坡,或是開闊的林地。具領域性,單獨或是成對出現,會驅趕其他侵入領域的雜色短尾鴗。可常見其停棲在枝頭上以捕捉飛過的昆蟲,有時候也吃小型的蜥蜴。叫聲是快速不連續的嘎嘎聲,繁殖期時常可聽到快速拍翅飛行的聲音。和本科其他鳥類一樣,雜色短尾鴗的食量非常大,餵食巢中幼鳥的頻率也很快。
鳥綱(Class Aves)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短尾鴗科(Family Todidae)
|
帶尾新隆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型,側扁;頭部背面輪廓約成45度角;上下頜前側具 2對鈍犬齒;頭部無鱗,但眼後具一短列而近垂直的中型鱗片。D. IX, 12-13;A. III, 12-13;P. 13;L.l. 19-20+5-6;G.R. 5-6+10-13;背鰭起點在前鰓蓋後緣上方;幼魚背鰭第一與第二棘延長;尾鰭圓形至稍截形。成魚體灰色;胸鰭基下方具一圓形黑色帶;基部基部具一橙色斑;前腹部具一大紅色區域;背鰭第一與第二棘膜皆具一黑點;尾鰭基具一白色短帶;幼魚體紅色、綠色或褐色;體中央具 4列不規則黑邊之白點;眼周圍具黑邊之白色輻射紋。
|
紅尾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etodon xanthurus (Bleeker, 1857)
體方圓型;吻尖;體淺色;頭褐色,尾鰭橙紅色;體側每片鱗邊緣為暗色,形成網狀之體紋;自背鰭第6~7軟條向下至臀鰭下角有1紅色橫帶;體長可達14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於珊瑚礁區約水深15公尺以深處。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蝴蝶魚科(Family Chaetodontidae),Butterfly Fish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長尾革單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中長,上下緣明顯雙凹型。吻上緣稍凹,下緣極凹;頭高約等於體高。口端位,唇薄;上下頜齒楔形,上頜齒2列,下頜齒1列。鰓孔在眼前半部下方或眼前緣下方,與體中線成45-50度夾角,鰓孔幾乎全落於體中線下方。體表不甚粗糙,被小鱗,有許多小棘散布直立於整個鱗片上。背鰭兩個,基底分離甚遠,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背鰭棘位眼中央或眼前半部上方,棘弱而細長且易斷,棘前緣具一列小突起,棘下方體背之棘溝淺,棘膜極小;第II背鰭棘退化,埋於皮膜下。背鰭鰭條45-47,臀鰭鰭條46-49,其前部皆長於後部,鰭緣截平,臀鰭基稍長於背鰭基;腹鰭膜不明顯,幾乎無;尾鰭長圓形,隨長成而長。 體淺褐...
|
履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踩踏虎尾。比喻面臨險境。《晉書.卷九二.文苑傳.袁宏傳》:「雖遇履尾,神氣恬然。」也作「履虎尾」。
|
龍尾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徽省婺源縣龍尾山所出產的硯石。質地堅緻,容易發墨,為歙硯中的上品。
|
豹紋鯊或大尾虎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gostoma fasciatum (Hermann, 1783)
形態特徵如科之描述。
出現於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之南北緯30度間沿近海域。臺灣地區於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有漁獲記錄,頗為罕見。
經常出現於珊瑚礁區,是熱帶水域常見的種類之一。目前對牠生態習性的瞭解十分有限,牠經常在多沙的礁石區休息,白天行動頗為遲緩,夜間則轉趨活躣,就像鏽鬚鮫(Nebrius ferrugineus)一般。是水族館經常飼育的種類,在水族缸中通常停留在厎部或角落區域,只有在投餌時才會活躍起來。卵生種類之一,所產深棕色卵莢十分大型(長17公分寬8公分厚5公分),每次產卵1~2枚。通常以頭足類、甲殼類及小魚為食。最大體長可能超過35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147~183公分,雌魚成熟體長169~171公分,胎仔產出體長介於20~36公分之間。
通常由底延繩釣或底拖網所漁獲,是水族館經常飼育的種類之一,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鬚鮫目(Order Orectolobiformes)
豹紋鯊科或虎鯊科(Family Stegostomatidae),Zebra Shark
|
清尾全裸鸚鯛或細鱗隆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ologymnosus doliatus (Lacépède, 1801)
體細長;幼體白色具3條橙紅色紋;雌魚體綠、藍或粉紅色,體側有20~23個橙褐色短色帶,鰓蓋膜具藍黑斑;雄魚自背鰭緣經胸鰭至下腹部有一深藍或青紫色帶,色帶後方另有淺紅色帶;體側後半具約有14藍短紋,尾柄具2~3條縱帶;體長可達40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體色隨成長而改變。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
松葉倒棘牛尾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I-VIII, 11-12(主要12);臀鰭鰭條11;胸鰭鰭條21-23(主要21);腹鰭鰭條I, 5;尾鰭分叉鰭條9-12(主要12)。側線鱗50-56;鰓被架7-8(主要8)。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略長,約為眼徑之1.1-1.3倍。頭長為吻長之3.3-3.5倍。口大,上位,向後延伸達眼睛前緣。眼大,眼後無凹陷。體長為頭長之2.4-2.6。鋤骨齒兩叢。頤部具發達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不具附肢。頰部具單稜。眼下稜鋸齒狀。前鰓蓋骨上方具4棘,下方具一強壯之向前倒棘。虹膜雙葉型(bilobed)。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無棘。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