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德福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福教育課程很重視觸覺、律動與平衡感,在課程中會盡量讓孩子直接嘗試、親自操作自然教材,以第一手的接觸認知與外在環境直接互動。因為律動與平衡感的發展與意志力和情感生活有關。目前在台灣宜蘭已有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的創立,提供從幼稚園到國中的學校教育。
班級經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往班級經營管理的研究多數採用觀察法,從觀察教師中師生外顯行為的表現建立指標,此種取向屬於「過程-結果」(process-product)的研究典範。Doyle指出班級經營管理基本上是一種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因而這個領域的研究應該朝向認知模式的方向去發展。已認為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而興起。目錄1 一、行為改變模式2 二、現實治療模式3 三、教師效能訓練模式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行為改變模式行為改變模式主張對於個體行為需先明確界定有待改變的目標行為,其次為評量該行為目標...
建構主義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主義教學設計主張抓住材料重點,深究細析式的深層學習。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習者進行指導性㈼控,鼓勵培養元認知知識。元認知(學會如何學習)必須成為通過教學達成的學習目標之一,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習者自然而然地會懂得如何㈼控自己的學習。利用教育機智把握各種「教育時機」(teaching moment),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採用多種帶有建構主義㈵色的教學模式,如「認知學徒」(cogni...
得爾慧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該組專家毋須面對面質或辯論,僅需就某主題編製成多項問題之一系列問卷(大約3-4份),根據個人之知覺與認知,表達看法或予以判斷,進而達成共識。目錄1 執行步驟1.1 選定一組專家或得爾慧小組接受實施調查1.2 編製三到四份問卷,寄予得爾慧小組成員反應意見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執行步驟 選定一組專家或得爾慧小組接受實施調查由於在探究或做決定歷程期間,該組成員不會聚集在一起,故他們彼此相隔之空間可能甚遠,表達意見之時間亦有相當不同,且各人擔任之工作也有差別,但彼此地位相等,意見同受重視。 編製三到四份問卷,寄予得爾慧小組成員...
時刻計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關鍵字:時刻計算英文關鍵字:Measuring of time 參考資料註1蔡秉樺/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368~370。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註2 John A. Van De Walle/著,張英傑、周菊美/合譯。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2005年初版,頁624~627。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對稱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數學大疑問,2001年初版,頁178~179。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註2蔡秉樺/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531~536。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漫天討價,著地還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賣方無限度索取高價,買方則把價錢還得很低。亦指雙方認知條件相差很大的交涉或談判。也作「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行動性之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責任,通常要有諮商師的理論背景為引導之藍圖,並且是可以依實際執行之情形加以修改,目標往往是自個案之認知、情緒或型為三方面著手,而且最好是針對個案,而非其周圍的人士做改變。 (二)行為預演以及角色扮演一旦諮商目標及契約均確定,接下來是如何化為實際行動,為了讓個案回到現實生活時更有信心,諮商師可讓個案在諮商室內預演改變之行為。預演可分為隱含式及外顯式,前者是讓個案在內心以引導幻想之方式預想;後者則是當場角色扮演或自行預演。 (三)問題解決除了前述之二種技巧外,問題解決技巧係針對個案之問題做一全盤了解後,與個案澄清諮商目標、...
社會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巧訓練建議越早介入,對求學越有助益避免提供標準答案針對學生社會技巧問題,進行介入結合各科教學可加入認知技巧,重視社會技巧類化給予適當的思考架構,考慮年齡、認知能力、生活情境注重生活經驗,以及與他人的互動經驗針對孩子扭曲與不足的思考,提供適當的訓練方式從具體到抽象 嚴重行為處理順序緊急行為(危害生命的行為)嚴重行為(干擾教學的行為)過動行為(行為沒有改善) 行為處理流程目標行為的選擇診斷目標的行為(含個體描述、環境分析、目標行為描述、功能評量、基準...
辛波絲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甜美的短歌〉(「你走上山坡,我走過山谷。你將盛開如玫瑰,我將長成一株雪球樹……」),道出她對生命的認知:渴望突破現狀,卻也樂天知命地接納人類宿命的局限。一九六二年出版的《鹽》裡,我們看到她對新的寫作方向進行更深、更廣的探索。她既是孤高的懷疑論者,又是慧黠的嘲諷能手。她喜歡用全新的、質疑的眼光去觀看事物;她拒絕濫情,即便觸及愛情的主題,讀者會發現深情的背後總有一些反諷、促狹、幽默的影子。她企圖在詩作中對普遍人世表達出一種超然的同情。在〈博物館〉,辛波絲卡對人類企圖抓住永恆的徒然之舉發出噫歎;生之形貌、聲音和姿態顯然比博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