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午節時,繫在兒童手臂、手腕,懸在兒童胸前或臂上,掛在蚊帳、搖籃等處用以消災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民間以為青、紅、白、黑四色象徵東、南、西、北四方,黃色象徵中央,於端午節繫此五采絲線,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長壽健康。也稱為「百索」、「避兵繒」。
旗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王的旗與牌。為清代給與督撫提鎮等的重權,凡犯重罪必須立即處決的人,以此旗牌行事,如同奉准王實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生柔弱易死。例:蟻公當脆,毋好踏著佢。(螞蟻的很脆弱,不要踏到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疼惜有加、十分珍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鯀負毀族,不可。」
回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年人出現「近時記憶的喪失」及「反省和回憶的傾向」,是老化的徵象之一。在一九六一年巴特勒(Butler)提出一項假設,即老年期的回憶是生回顧過程中正常的一部分,能促進對分離及死亡的領悟。它的特徵是漸進式地回到過去經驗的意識中,特別是對於未解決的衝突,會再一次地呈現及整合;如果整合成功,對於個人的生會有新的意義與價值,並且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生回顧比只是單純的回憶過去更廣泛,而「回憶」是重要因素之一。
  所有的人在生的最後幾年內都會產生生回顧的現象,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或者只察覺到其中的一部分。生回顧是本能的、無法選擇的,可以在其他年齡層(如青少年期、中年...
中國革博物館(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革博物館為大陸地區國家博物館,是收藏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與現代革歷史文物,研究與宣傳中國革和社會主義建設歷史,向人民群眾宣傳革傳統教育的文化事業機構。建於一九五九年,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同一座建築之中,為當時北京的十大建築之一。一九六一年正式開放。館內的基本陳列有:中國革歷史陳列(1840~1949),其中包括舊民主主義革(1840~1919)與新民主主義革(1919~1949)兩個時期的革歷史陳列;社會主義革和建設時期歷史陳列(1949~)。中國革歷史陳列的陳列品為文獻、實物、照片、圖表、繪畫、雕塑、模型等,共計五千餘件。社會主義革和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人的生年相應的星宿。《金瓶梅》卷六二:「也罷!等我與他祭祭本星壇,看他燈何如?」
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犧牲自己的性拯救他人。如:「那座雕像是為紀念捨救人的英雄而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按天星運數而推算出的運。《玉嬌梨》第二回:「若從他星看來,文昌纏斗,當有蘇學士之才華,異日自是第一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