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5927 ms
共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息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泄不通」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楚王使獄中喚出仵(伍)奢、子尚,處法徒刑。子尚臨死之前,仰面向天嘆而言曰:「吾當不用弟語,遠來就父同誅,奈何!奈何!更知何道?吾死之後,願弟得存。忽爾天道開通,為父仇冤殺楚。」遺語已訖,便即殺之。父子二人,同時誅戮。楚王出敕,遂捉子胥處,若為?敕曰:「梁國之臣,逆賊子胥,父事於君,不能忠謹,徒(圖)謀社稷,暴虎貪殘。子尚鄭國之臣,并父同時殺訖。唯有子胥逃逝,目下未獲。如能捉獲送身,賞金千斤,封邑萬戶。隱藏之者,法有常刑。先斬一身,然誅九族。所由寬縱,解任科徵,盡日奏聞。固(錮)身送上。」敕1>既行下,水楔2>(泄)...
|
氣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息阻塞。形容無可奈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
|
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從、依從。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小姐!我這嘴臉儘看的過,你便隨順我也好。」《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被申公攝來洞中五年。你見他貌惡,當初我亦如此,後來慣熟,方纔好過。你既到此,只得沒奈何隨順了他罷!」
|
首倡義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先發起正義的舉動。《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公首倡義舉,奈何以王位讓人耶?」也作「首唱義舉」。
|
虎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殘酷凶暴的人。《三國演義》第六六回:「父親奈何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
|
外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妻妾。《宋史.卷三二○.張存傳》:「兄弟,手足也;妻妾,外舍人耳。奈何先外人而後手足乎?」
|
進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女方嫁入男方家中。《儒林外史》第六回:「周家鬧了一會,沒奈何,只得把新人轎發來了。新人進門,不必細說。」
|
半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點,極言其少。《水滸傳》第二回:「我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師父,沒奈何,只得請教。」
|
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高官顯宦或富貴人家的宅第。《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捉季布傳文》:「二相宅門纔上馬,朱解親來邀屈頻。」《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差人沒奈何,走到宅門上回稟道:『拿的那個沈氏到了。』」
|
付之一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無可奈何,只能一嘆了之。《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時事如此,無法挽回,也只得付之一嘆的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