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灰面鵟鷹(灰臉鵟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utastur indicus
體長46公分,頭頂灰褐色,喉白色,中央有一黑色縱斑,眼、蠟膜及腿皆為黃色。背面及胸部上半褐色,腹面其他部分白色,帶有褐色的寬大橫紋。亞成鳥體色較暗淡,胸前有褐色斑紋。
分布於亞洲東部,於亞洲東北部繁殖,冬季至東南亞、菲律賓、婆羅洲、印尼等地度冬。台灣於春秋兩季有大量過境族群。
出現於森林、草原及丘陵地等環境,通常靠近水源。覓食時停棲在樹枝上向下俯衝至地面捕捉獵物,以兩棲爬蟲類、囓齒動物為食。繁殖期4~5月,巢以藤蔓、草本植物及新鮮植物體組成,築於離地4~14公尺的針葉樹上,每窩產2~4枚卵,約28~30天孵化。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中國禮儀之爭(天主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十六世紀時,天主教以利瑪竇為首,再度傳入我國,首先遭遇的問題,是如何使教義適應中國文化,具體地講,天主教對中國傳統的信仰及禮俗如何適應,哪些應視為宗教性的迷信而應予以揚棄,哪些合乎教義或與教義並不衝突可予以保留,或提升。當時實際遭遇的問題有:對宇宙的主宰應採用何種名稱?對盛行的祭祖及祀孔的禮儀應持何種態度?教友可否遵行,或者應視為宗教迷信,而予以禁止?對這些問題,傳教士們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利瑪竇作過詳細的研究之後,認為祭祖敬孔的禮儀並無敬拜偶像的用意,只是一些社會通行的禮儀,因此可以接受。在初期耶穌會傳教士當中,雖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但尚未產生嚴重的衝突。直到日後,即明末清初,道明會士及...
倍經(橫)距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線段之DMD乘以該線段兩端點之緯距(△Y),即為該線段與縱軸所圍繞面積之二倍。應用此一原理計算面積之法,稱為倍經距法。又稱倍橫距法。以式示之為:2A=[(xi+xi+1)(yi-yi+1)]式中A示總面積,i=1,2,...,n 示點號,[ ]示總和。實際以倍經距法計算面積之程序如下:(一)依多角形點號順序將各點之X,Y分為兩行寫出。(二)順序相鄰兩點橫坐標之和與縱坐標之差,為該兩點間之DMD與△Y。(三)各邊之DMD與△Y乘積為該邊與縱軸所構成梯形面積之二倍。(四)順次計算所得正負面積(因△Y有正負)取其代數和,即為該多角形面積之二倍。
黑頭文鳥(台灣原生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有些微差異。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上胸為黑褐色,背、肩羽、飛羽、腰、尾上覆羽為栗褐色,腹部為栗色,但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為黑色,上胸的黑褐色與腹部的栗色間的對比並不強烈。腿黑色,腳鉛色。亞成鳥全身羽色污褐色,頭部及身體的顏色對比並不明顯。雌鳥的頭頂顏色較淡,其餘與雄鳥類似。台灣也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並在野外立足,這些外來亞種的頭、頸、胸顏色較黑,胸的黑色與腹部的栗色間對比較為強烈。
巴勒維(Mohammad Reza Shah Pahlav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繡眼(暗綠繡眼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osterops japoonica
體長11公分,雌雄相似。喙黑色,腳鉛灰色。身體背部草綠色,頭及尾上覆羽略偏黃色。眼先及眼下方黑色,眼周圍有白圈。翼及尾羽綠褐色,羽緣草綠色,喉部及上胸淡黃色,下胸及脅灰白色,腹部白色。在蘭嶼的亞種稱為巴丹綠繡眼,喙較粗,腹部顏色較黃。
共9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台灣、中國、日本及中南半島。本種部分族群為候鳥。
棲息於平地至海拔2,800公尺的山地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很能夠適應新的環境,在原始闊葉林中較少見。繁殖期外均成大群或小群活動,像歐洲的山雀一樣在樹林中一棵樹接著一棵樹移動。以昆蟲、蜘蛛、花蜜、漿果為食。有時為果園帶來災害,因此被認為是害鳥,不過一般而言,綠繡眼清除蟲害的貢獻遠大於對水果造成的損害。叫聲為尖細“唧依-唧依-”,繁殖期雄鳥的鳴唱聲音長而婉轉,常常於清晨時分站在高處大聲鳴唱。繁殖期4~6月。築巢於離地2~4公尺高的樹林或是竹林內,以芒草穗、草莖以及乾葉為材料,構築精緻的酒杯狀鳥巢,每窩平均產卵2~3枚,卵白色。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繡眼鳥科(Family Zosteropidae)
短吻針鼴(澳洲針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chyglossus aculeatus (Shaw, 1792)
體長35~53公分,尾長約9公分,成體體重2.5~7公斤,雄性大於雌性;硬棘長可達6公分,通常基部為黃色,尖端為黑色,偶而亦見全黃的硬棘。
澳州、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中部與南部。
棲地多樣,包括森林、石堆、沙地,居住在地洞或石頭縫隙,食物以白蟻、螞蟻為主,傍晚或夜間活動為主,通常獨居。生殖季為7月,一胎1卵,偶而可產2個卵,幼獸12週開眼,20週斷乳,1年性成熟。壽命可達50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單孔目(Order Monotremata)
針鼴科(Family Tachyglossidae)
個人化與客製化(技術方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指的是針對使用者的個別需求,資訊系統能夠提供「因人而異」的特定內容、服務或使用環境;而使用者的需求,一般可由使用者明確地告知系統,或是系統經由記錄、分析其使用行為來獲得。舉例來說,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會依據某位客戶的購買紀錄,推薦該客戶其他可能感興趣的商品。客製化(customization)則是提供使用者可程式化的資訊環境,使用者能夠自行調整系統的設定,以建立「量身訂做」的使用介面、環境或資料內容及呈現的方式。例如:iGoogle(www.google.com/ig)、My Yahoo!(my.yahoo.com)和My MSN(...

Adomavicius, G., & Tuzhilin, A. (2005). Towar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ommender systems: a survey of the state-of-the-art and possible extens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17(6), 734-749.
Bowen, J. P., & Filippini-Fantoni, S. (2004). Personalization and th...
Viverriculla indica (Desmarest, 1804)
吻尖長,體毛粗而鬆,體黃褐色或灰褐色,身體前半有小型黑褐色斑點,後半段則變為較大的斑點與條紋,背部有6~8條縱紋,腳黑,尾有黑白相間的環帶,有麝香腺,頭軀幹長45~63公分,尾長30~43公分,體重2~4公斤。
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到中國大陸東南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巴里島、海南島、台灣。
主要棲息在森林與草原,白天躲在地洞、植叢中,夜行性,以小型脊椎動物、昆蟲、果實、樹根為食,也吃腐肉;通常單獨活動,有時也成對出現,一天的活動距離平均500公尺,每月活動範圍約0.83平方公里;一胎2~5仔,4~4.5個月斷奶,圈養下壽命可達10年6個月。在台灣主要分布在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夜間活動,行動隱密不易觀察,生活史資料有限。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靈貓科(Family Viverrida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